May 11 2019
2018基金會週年報告
Comments Off
Mar 17 2017
基金會2016年度報告
請點擊鏈接:
greenaction.org.hk/web/wp-content/uploads/2017/03/GreenActionAnnualReport2016.pdf
Comments Off
Mar 10 2016
基金會2015年週年報告
請點擊鏈接:
greenaction.org.hk/web/wp-content/uploads/2016/03/Green-Action-2015-Annaul-Report.pdf
Comments Off
Apr 07 2013
2012年度會員週年大會暨聚餐 - 報導
2013年2月24日,迎來力行植林慈善基金會會員和義工們所期待的週年大會和聚餐。週年大會和聚餐在香港中環華商會所大廈,香港醫學會會所舉行。會員們於上午11時參加會員週年大會,聽取、審核及通過執委會的週年報告、審計報告和來年的工作計劃。
這時候,已經有義工,善長和機構代表陸續到達,大家分享著這一年的努力成果,喜氣洋洋。瞬間接近90位人士經已到齊,擠滿醫學會會所的大廳,可見力行這個大家庭自2005年成立至今,已經形成相當穩定的規模。
12時半,由本會會員凌友詩博士權充司儀,宣佈週年聚會正式開始。首先,本會副會長鄧錫英醫生代表基金會向義工、善長和捐款機構致謝,並且向大家報告本會於2012年在植林、白內障手術、扶貧、助學、敬老方面的成果(見本會2012年度工作報告)。然後是山西省植林項目的總管莊厚明醫生和前漁農自然護理署專家羅鄭琗瑾女士,報告山西植林的情況及成果。基金會於2012年為1,112名貧困患者做免費復明手術,並在山西石樓縣植林29,600株。大家都認為基金會默默地做實事,這種精神值得推廣。
聚餐前最讓義工們感動的,是港大、中大醫學生義工隊的分享。醫學生義工隊自2009年開始參與本會在廣東省白內障復明工作,隨後更參與山區助學活動,關懷及教導當地農村的孩子。一位醫學生即場唸出了她給孩子的信。她說:“如果當一個醫生只是為了賺錢和名譽,那是沒有意義的。醫生應該立志於拔除病人的痛苦,盡心盡力為病人服務。”這番出自如此年輕孩子的話,教全場人士感動。劉永鑄醫生也分享他的心得,他引述經典鼓勵大家:“捐款表面是行善助人,使他人得到好處,雖然無求;但實則是一種修行,廣結善緣,種善因,提昇自己生命的境界。”這番話,也引起全場深深的共鳴。
最後,義工麥汝深先生充滿感情地獻唱了他和太太填詞的粵曲“力行義工情”,歌詞盡訴出義工們在“扶貧復明”活動的心聲,大家也跟著齊唱。在這春暖花開、綠葉抽芽的季節,約90位會員、義工和善長在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中,度過愉快的週年聚餐。我們最尊敬的創始人謝士恆醫生,看到他植林和扶貧的工作得到如斯繼續發展,在天上一定也欣慰微笑。
凌友詩博士 撰
2013年3月28日
Comments Off
Mar 13 2013
2012年工作簡報
請點擊 : greenaction.org.hk/images/2013/03/Annual-Report--2012.pdf
Comments Off
Nov 28 2010
2010年10月山西植林報告
最新情況簡報如下:—
一、2007年、2008年工程(共 635畝)保存好,部分桑樹被地鼠破壞現已全部補植。在第一期植林區中,由施永青先生捐贈(共 130 畝)的樹苗,現已生長成為15-20呎高的樹木,其存活率超過90%。(見圖1,圖2,同一地點拍攝)
二、2009年工程(共170畝, 其中 85畝是晶苑集團資助.)成活較好, 其成活比率為90%。(見圖3,圖4)
三、第三期第二階段450畝荒地上,整坑工作於10月初完成。(見圖5)
四、本年度植林區的管理,維護工作已僱用當地村民負責。其工作範圍包括防火、滅鼠、護林、簡單的樹木修護及小路維修保養等,另基金會亦捐資道路維修費用。
五、在山谷的第一區與第六區之間發現有一個水源,前只為一個小水窪地,但張村長發現今年開始已發展成一條小水流。 (見圖6 )
六、王文嶺植林區(共100 畝)樹木的成長,很多樹木都長得比人高,現仍存
的樹木約9000株,與上年度相比差距不多, 2005年於現仍存活率約
50-60%. (見圖7 )
計劃
希望在石樓縣的植林,能繼續維持現行的進度, 加入新的幼苗種植 ,今年(2010)十月底,完成約450畝的植林工作。
莊厚明
2010年10月12日
圖1 石樓 攝於 2007年
圖2 石樓 攝於2010年10月
圖3 石樓 2009年工程
圖4 石樓 2009年工程,可見小樹苗已長起來 攝於2010年
圖5 石樓450畝荒山,圖見部份己完成整坑工作 攝於2010年10月
圖6 張村長發現有泉水不斷流出 攝於2010年10月
圖7 王文嶺村的植林區 攝於2010年10月
Comments Off
Nov 28 2010
地點:山西省 石樓縣 四江村
攝於2007年 完成整坑工程
攝於2008年 剛種下的小樹苗
攝於2009年初 小樹苗長起來了
攝於2009年底 樹苗在成長
攝於2010年底 已經長成小樹林,約4米至5米高,
Comments Off
Nov 28 2010
2010年7月山西植林考察報告
7月26日早上,我們到達石樓縣四江村,了解植林情況,張村長說由於2-3個月沒有下雨,已有1/3的玉米乾死,以前必經的小溪亦已斷流。我們先到一期三區施永青先生捐助的刺槐林區,發覺樹已長高至3.5至4米,土地覆蓋良好。再參觀一期其他植林區,刺槐和國槐皆生長良好,其他榆樹、杏樹、紫穗槐、柏樹皆生長不錯,但桑樹和棗樹則生長情況不理想。整體存活率在八成以上。
上山的泥路有明顯的雨水沖刷坑,村長提出希望基金會能資助修一水泥路,羅太已即場反對(因上面還有莊稼) ,她提出可考慮每20–30米掘一引水坑道並在外圍種植紫穗槐擋水。
在山頂遙望第2期6區的陡峭荒山,於2008年秋以水平溝所種的樹(以刺槐和紫穗槐為主) ,亦已長起來,肉眼可見。第二期之7,8,9區,樹木生長情況亦良好,二期整體存活率在8至9成間。
在山頂遠望三期的13區已打坑,地較平,雖然已植樹,但距離太遠看不到。管理員說長在水平溝的杏樹長得不好,長在水平溝之間的側柏則99%存活。三期12區見有一工人在掘坑,但因太乾旱,即將停止掘坑工作。三期10區的工程將在完成12區後才發展。
三期12,13區後面就是剛租下的第四期22,23區,據村長說,山內有泉眼,仍有水流出,但因天氣太熱,我們無法前往。下次莊醫生去石樓時,必須去考察,若真有泉眼,羅太建議基金會應在泉眼四週好好用心種樹 (可長年生長而無經濟價值的林木)。
7月28日一早我們便到王文嶺,在村長和村民陪同下考察林場。據村長說,現仍存的樹木約9000株(8000株小樹,1000株大樹) ,過去一年超過9成存活下來,整體存活率約6成。
刺槐林仍是長得最好的,約3--4米高,楊樹亦長高至2米。臭樁樹亦長得不錯,有明顯自然繁殖的現象。其它樹種有紫穗槐、桑樹、梨樹,油松和側柏生長情況尚可。大部份的桃樹有病毒感染的跡象,但亦有結桃子。野草很高,對較矮小的樹木不知有沒有影響? 有村民於09年秋在我們旁邊的土地以傳統小坑植樹,不是死去,便是很弱。
鄧錫英撰稿
Comments 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