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 03 2008
英国企业来四川买废气减排指标
转载 http://www.newenergy.org.cn/html/00610/20061020_12147.html
中国新能源网 | 2006-10-20
早报讯(记者 牛绍强)昨(19)日,10多家英国企业组成的贸易代表团访问成都,就购买四川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权与20多家企业进行了洽谈。有专家称,这对于四川企业来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但绝大多数四川企业对此了解几乎为零。
减排废气英国企业组团来川买指标
昨天,在成都召开“中英清洁发展机制(CDM)研讨及项目洽谈会”上,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新闻及公共事务官员丰荻姗介绍,此次英国企业贸易代表团来川的重点,将是为中国CDM项目提供国际金融服务和项目发展资源。
CDM项目究竟是什么呢?英国公司前来购买的目标产品又为何物呢?一切都要从《京都议定书》开始。1992年世界多国政府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俗称《京都议定书》),并于去年2月正式生效。该《议定书》对各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都做了总量限定。
按照《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每分解一吨标准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就可以多排放一吨标准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也就是说,获得一 吨排放权。这样就形成了CDM这种机制: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相关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而发展中国家则向发达国家提供温室气体减排量。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承担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减排义务,所以,想多排放温室气体的发达国家就可以购买中国的排放指标,中国由此成为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巨大的国家。
川企机遇四川市场商机达320亿
四川省清洁发展机制中心副主任孙高峰日前透露,CDM项目运作被人看作是“卖废气换钱”的项目,减排一吨二氧化碳能换得约8美元。根据权威部门的预测,全国CDM项目蕴藏着近200亿美元的商机,其中四川市场在40亿美元左右(约合人民币320亿元)。
据介绍,此次来川的英国企业目标合作方不只锁定了高耗能工业企业,还扩展到林业部门和水利部门。“清洁发展机制”涵盖的内容非常宽广。因此,川 企可在多个领域利用该机制进行国际合作:一是工业企业通过实施污染防治和循环经济改造,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二是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卫生填埋、综 合回收利用;三是大规模植树造林、草原建设和管理;四是使用水利、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后三项都可以量化成为减排温室气体的指标,这是发达国家迫 切需求的“对象”。
专家以川威集团为例分析,川威集团减少14.7万吨/年废气排放每年可获900多万元收益,四川企业完全可以从“清洁发展机制”中得到巨大融资机会,进行技术设备升级改造。
Leave a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