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

Sep 03 2012

東山夏日英語興趣班-簡報

Published by under 綜合

Tung Shan English Summer School

2012

Report

Introduction

This is the second year of the summer school. The teaching team consists of six voluntary student teachers and an English teacher. The course ran from 19th – 29th July in a rural village in China. There were 42 students in the course. They were put into three groups. Group A comprises capable students from Primary 4 to Secondary 2, while Group B comprises less able learners from the same forms. Group C are students from Primary 1 to 3.

Goals

Assess and train up English reading skills.

Nurture English reading habit.

Expected outcome

At the end of the course:

Students can read aloud simple paragraphs fluently.

Students know how to sound out new words with phonics skills.

Students know the meanings of simple paragraphs, sentences and phrases.

Students know how to look up new words in a dictionary.

Calendar

Day 1

Assessment 1 (Diagnostic tests)

Student interview

Day 2

Teaching day 1

Day 3

Teaching day 2

Day 4

Teaching day 3

Day 5

Assessment 2

Student interview

Day 6

Teaching day 4

Day 7

Teaching day 5

Day 8

Teaching day 6

Day 9

Teaching day 7

Assessment 3

Competitions and performances

Day 10

Prize presentation

Timetable for teaching days

8:00 – 8:30

Assembly

student leader speech / story telling / class teacher praise

8:30 – 11:30

ABC

Handwriting

Dictionary

Phonics

Grammar

Read aloud

11:30 – 1:00

Lunch

1:00 – 3:00

Reading period

3:00 – 3:30

Singing

Assessments & results

Groups A & B

Primary 4 – Form 2 students:

Total number of students: 27

Tests

Passing criteria

No. of students

passing the test



Assessment 1

Assessment 2

Assessment 3

1. ABC dictation

Able to dictate all 26 alphabets

5

5

17

2. Handwriting

Able to write words neatly and fluently

0

1

7

3. Sentence structure

Able to distinguish dictionary word order

1

0

7

4. Dictionary skill A

Able to understand basic sentence structures

6

12

23

5. ABC read aloud

Able to read aloud all 26 alphabets

10

18

22

6. Phonics

Able to sound out new words

2

11

18

7. Dictionary skill B

Able to look up three words in two minutes

4

16

17

8. Read aloud

Able to read paragraphs fluently

0

7

16

Total number of passes

28

70

127

Group C

Primary 1 – Primary 3 students:

Total number of students: 15

Test

Passing criteria

No. of students

passing the test



Assessment 1

Assessment 2

Assessment 3

1. ABC dictation

Able to dictate all 26 alphabets

0

1

0


Average marks

7.3 / 26

11.9 / 26

14.8 /26

2. Handwriting test

Able to write words neatly and fluently

1

2

2


Average marks

4.5 / 10

5.2 / 10

6.5 / 10

5. ABC read aloud

Able to read all 26 alphabet

1

2

5


Average marks

11.8 / 26

16.9 / 26

21.1 / 26

Total number of passes

2

5

7

Conclusion

Last year, the course was a success. This year the course has far surpassed it, thanks to the hard work of the teaching team: Kenneth Kwok, Karen Ip, Nicole Kwan, William Leung, Theodora Lai and Candice Au.

Volunteer: George Li

Coordinator of the Summer School

24 August, 2012

Comments Off

Sep 02 2010

相册

Published by under 綜合

这是一个新的相册系统,使用 Google Picasa

在最后一行写上,括号内是相册名称

Error: the communication with Picasa Web Albums didn't go as expected. Here's what Picasa Web Albums said:

404. That’s an error.

The requested URL /data/feed/api/user/111951081866037430562/album/1?kind=photo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 That’s all we know.

No responses yet

May 05 2008

陽山縣杜步衛生院 感謝信

Published by under 綜合

letter

No responses yet

Mar 07 2008

杜步鎮第二小學感謝信

Published by under 綜合

No responses yet

Feb 14 2007

內地農村生態與農民生活體驗營

Published by under 綜合

「內地農村生態與農民生活體驗營」活動詳情
活動主題
本會將與本港中學的教師或家長合作,在07年6月至08年5月期間,選擇適當日期,在本會廣東省陽山縣東山鄉生態林林場,分別舉行五至六次「內地農村生態與農民生活體驗營」。主要活動是認識本會植林造水的理念、參與植林工作、與農民一起生活。每一營四日三夜,約30名學生,並歡迎教師、家長同行。

活動目的
(1) 國家永續發展的需要:內地生態破壞與缺水問題非常嚴重,這是最真切的國情。中華民族要長久生活下去,必須增進下一代對是項問題的認識、喚起下一代珍重生態的意識、教導他們恢復生態的辦法。
(2) 讓香港青少年認識國情、培養愛國心:對國情的認識及愛國心的培養不能僅由知識傳授或或理性言辯得來。認識與認同出自感性,深入體會國家的困難,和同胞交流互愛,親力親為去為國家為人民做事,才能獲得感性的經驗。
(3) 鍛鍊青年健康的品格:香港物質優裕,青年難免驕縱。如果讓他們有一個環境,體會內地農民清貧的生活,使之產生同理心;從事一點體力勞動的農務,使之鍛鍊體魄,對少年正面人格的培養極有幫助。

詳細行程、住宿及交通安排
第一天: 上午7 時從九龍出發,乘直通車到清遠;在清遠午飯後轉車往陽山縣,約下午2時到達目的地–東山鄉的力行植林慈善基金會基地。團員到東山中學宿舍卸下行裝後集中,由力行植林慈善基金會義工、東山鄉教育辦公室人員、校長、老師及學生致歡迎,並介紹當地環境、人民生活、學生生活等基本情況,介紹基金會在東山植林造水的工作及效果。其後參觀本會所辦的東山圖書館以及東山中學、小學,和當地小朋友做朋友,讓香港學生感受自己已得的幸福環境,要好好珍惜。下午6時30分晚飯,飯後休息,住宿於東山中學宿舍或農戶家中。
第二天 : 上午7時早餐後,團員2—3人1組,安排到各農户家中,與農民及其孩子同食、同住、同工作一天,晚上住宿農户家中。(2—3個學生1組,由一戶農戶接待。農戶皆事前徹底打掃房舍,準備清潔被舖,由本會工作人員驗收。)陪同的老師和家長則住於東山中學宿舍。
第三天 : 上午7時30分集中,實地參觀東山林場,考察如何在幾年間,通過植林、涵養水源,而達到解決該區食水短缺的成功例子。本會安排人員介紹生態林,保護環境對人類的重要性;並安排團員2人1組,在導師和工友指導下,拿起鋤頭打樹坑、混稻殼。午飯在中學飯堂。本會組織當地土生土長的孩子做導賞員,團員於下午2時與導賞員一起,分幾個小組,探訪較貧困的農家。下午6時30分晚飯,各團員在晚上撰寫一篇農村生活感受,明早交出分享。
第四天 : 上午7時早餐後,團員、香港義工、東山中學師生,舉行共同交流會。上午10時離開東山,在清遠午飯後乘直通車回九龍。

生態保護與植林造水培訓課程
開放本會在東山鄉從事七年植林事業的生態林場,為學員提供一個如何恢復內地生態的課程。本課程分別在第一天下午和第三天上午進行。
(1) 第一下午為知識理論部份:請專家及東山鄉的老師講授農村缺水原因、農村生態恢復和農村發展希望。
(2) 第三天實地勘查與動手植林:本會藉由要求學生動手,使之深入了解謝士恆醫生發明的植林方法。學生必須2人1組,在導師和本會工友指導下,拿起鋤頭,有始有終打完一個兩米長、半米闊、半米深的方型樹坑,即時混入稻殼、填土,如果適逢春天,學生可在每個樹坑植三棵樹。
(3) 作業或報告:學生應於回到香港後,蒐集資料並結合在東山植林的經驗撰寫一篇報告,內容圍繞農村生態問題、植林造水的知識和體驗等。報告一式兩份,一份交回本會,一份交給該學生的學校。學校及本會選其優秀者給予獎勵,並邀請優秀者向其他青少年介紹他們的農村經驗。
(4) 導師、助教與導賞員:知識理論部份由陽山縣林業局專家、陽山縣殘疾人聯會理事李河先生、東山中學校長陳浪田、老師陳偉民等負責。實地勘查打坑植林部份,由本會東山鄉工友負責。東山導賞員挑選當地品學兼優中、小學生擔任。

宣傳方法、挑選參加者準則
與本港中學老師、校長或家教會聯繫,先招待一批中學校長或教師前往東山參觀,待該校意願成熟,本會即與該校具體協商活動的日期及細節。原則上一校一營,參加者由學校統一挑選報名。本會不分學生貧富貴賤,有教無類。
推廣工作人員數目及工作分配
(1) 本會將派出3-4個義工與學校聯繫並組織活動。
(2) 本會當地員工約15人負責食宿及協助學生植林。
(3) 當地專家、老師、導賞員約15人講解及介紹農村生態與生活。

內地接待單位
(1) 力行植林慈善基金會陽山縣東山鄉辦事處
(2) 陽山縣東山鄉教育辦公室
(3) 東山鄉中學、小學

保險、緊急事故應變安排
本會要求每一位參加者包括陪同的老師、家長自行購買旅遊保險,由本會核實,方可出發。
一旦發生緊急事故,如患病或受傷,輕者由本會送東山鄉診療所處理,無法處理者送一小時內可抵達的陽山縣人民醫院,重者立即送兩小時內可抵達的清遠市人民醫院。

準備及事後評估
事前準備及事後評估都由本會和合辦學校共同進行,準備及檢討皆圍繞各自負責的部份進行。
本會負責監督部份:參加者的旅遊保險;參加者往返清遠、東山的旅遊巴;投宿的宿舍或農家的清潔;飯食的衛生;生態課程內容的充實真切;以及打坑植林的技術指導與安全。
學校負責部份:參加學生和考師、家長的徵募、報名、繳費;參加者往返清遠、香港的集散;在東山協助本會照顧學生;回港後負責收取學生農村生活感言和植林造水報告;評核感言與報告;製作壁報板和安排學生公開口述與全校同學分享等。

分享及推廣方法
(1) 學生在東山營中,第三天晚上寫農村生活感言一篇,於第四天早上和同行營友、當地年輕朋友分享。
(2) 學生於回港後,蒐集資料並結合在東山植林的經驗撰寫報告一篇。報告一式兩份,一份交回本會,一份交給該學生的學校。學校及本會選其優秀者給予獎勵,並邀請優秀者向其他青少年介紹他們的農村經驗。
(3) 優秀的感言和報告,本會將登載於本會網頁。學校方面,可選其報告或在營隊中表現優秀者給予獎勵,並協助學生把優秀的報告投稿公開園地。
(4) 學校可製作兩類壁報板,與全校同學分享:一類分享本次行程的片段、感想;一類對農村生態和植林造水作科學性報導和探討。
(5) 本會選擇製作認真、內容感人的壁報板,情商地鐵公司或屋苑商場,在社區做巡迴展覽,和市民分享。

過去舉辦青年生態教育營的經驗
本會於2006年6月24日-27日與東華三院李潤田中學「家長教師會」合作,舉辦了第一次「內地農村生態與農民生活體驗營」。地點為本會陽山縣東山鄉林場,共十位學生連同十位家長參加。本會安排十位學生分別住宿十戶農民家中,與農民一起生活,並且帶他們參觀植林造水的工程,讓他們與當地的小朋友做朋友,度過充實的四日三夜。
本次活動有陽山電視台前來報導,學生們回校後也立刻製作壁報板,向同學陳述東山之行的心得,引起廣泛迴響(見參考資料5東華三院李潤田中學學生考察照片與學生報告):
 參觀東山的學生表示:看到植林造水的工程,很難得。有的說要自願回去東山當義工,還要帶同學一起去。更有學生說今後不忍獨自在房中開冷氣,要節約能源。
 陪同前往的家長表示:孩子們回家後都乖了、懂事了。有家長說,沒想到當地的農民願意幫忙,互動很開心。
 未去而閱讀壁報板的同學表示:很想有機會到東山。
 校長、老師與教統局督學表示:走出課室是為了讓學生獲得叫室裡得不到的體驗和鍛鍊,東山之行非常成功,是「走出課室教育」的典範。

Comments Off

Apr 14 2004

圖書館

Published by under 基金會,綜合

圖書館的教育目的:就是希望教孩子怎樣學習,而不是教孩子學習什麼。因為能夠明白怎樣學習的人,就會 在需要的時間,學習需要的技能,變成可以自然地,終身自覺地學習;因為不懂的知識永遠都比懂得的多。圖書館又是一個溫馨的大家庭,很多窮村家庭,供小孩讀 書是一個沉重的壓力,如果小孩是一個願意爭取的人(人是每一個算的) ,這些問題,不用家長擔心,圖書館自然會給予適當的支持。 謝醫生的農村建設方案由植林造水而展開……辦植林造水工程,為當地創造了就業的機會;建兒童圖書館,培育下一代,給願意上進的孩子一個機會。

No responses yet

« Pr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