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 22 2011
南方日報2011年11月7日南方調查(轉載)
請點擊鏈接:南方日報2011年11月7日東山報導
Please click
2011-11-07 南方日报
“一条竹竿当衣箱,二捆稻草一张床,三块石头一个灶,一年四季吃杂粮。”这是人们对曾被称为广东贫困乡镇“四大金刚”之一的阳山县杜步镇东山村(原东山乡)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个方圆75平方公里的山村,只有100多亩水田,到处是光秃秃的石头山。除了石头之外,可谓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皆缺:缺金,是没钱;缺木,是没树;缺水,没水源;缺火,烧饭也找不到柴草;缺土,就是没水田。
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人地矛盾异常尖锐,贫困就像一座大山,难以撼动;贫困就如一个死结,难以松解。
但今年的金秋,当南方日报记者进入东山村时, 发现历经谢非、李长春、张德江、汪洋四任广东主官的扶贫攻坚“接力”,经过持续20年的多路向、多兵种的“扶贫攻坚战”,特别是近三年来的“双到”扶贫, 昔日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贫困大山已经大面积地崩解,贫困的死结已经大大松动。
山上迁移到山下
从1万多人的东山乡缩水到1000多人的东山村,搬迁扶贫是解开“两不具备”高山地区贫困死结的不二选择
“这里根本不具备现代人生存的条件”,一位地质学家到东山村考察后曾作出这样的结论。
然而,在这么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上世纪80年代这里却聚集了1万多人口,群体性的贫困就在所难免了。杜步镇镇长曾伟明这样告诉记者。
一边是恶劣的生存环境,一边是大量的贫困人口。东山村的贫困似乎是一个死结,要从穷困中突围,看起来难于上青天。
山不转人转。解开贫困死结最关键的一招,是组 织人口大迁移。“这些石灰岩山区的村民不搬出来,很难脱贫。”阳山县委书记温湛滨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后期,阳山根据省里相关政策,先后向珠三角地区迁 移了包括东山乡在内的高寒山区村民近8万人。这些人通过代耕、进厂等方式,逐渐融入当地社会。
阳山县对高寒山区村民的第二批大规模搬迁始于2000年。与第一批不同,此次移民主要采取“本地消化”形式:政府提供宅基地和补贴,鼓励高寒山区贫困村民搬下山来。
“上世纪90年代至今,阳山县建成了移民村168个,搬迁了11800户5.8万人。”阳山县扶贫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东山村的常住人口也从以前的1万多人减少到1500多人。
数以万计的山民从山上迁移到山下,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但如何让他们安居乐业,尽快摆脱贫困,更是一大难题。
“为了让村民能够搬得出、住得稳、能脱贫,政 府一般选择条件较好、连片的耕地或荒坡来安置移民,将移民新村及配套设施与建立‘三高’农业基地紧密结合起来。”上世纪90年代初任东山乡党委书记的李河 告诉记者,有了高效农业,搬出去的村民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实现脱贫致富。“现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一些村民甚至还开着小汽车回来探 亲。”
“为了加快移民的脱贫奔小康步伐,政府还动员 和鼓励有一技之长的移民到城镇、公路沿线、旅游区从事二、三产业;同时,还注重对移民的劳动力技能培训,力求搬迁后富得起。”东山村村民陈志强说,上世纪 90年代初,他在镇里参加了烹调技术班,顺利考取了厨师证,找到了新的工作。“现在的日子比以前舒坦多了。”陈志强说,一家人年收入有4万多元,是20年 前的40倍。在他的家里,25寸彩电、DVD、消毒柜等现代化电器,一样不落。
种树涵养水土
有树才能涵养水土,才能打破金木水火土五行俱缺的恶性循环。种树,让生命荒漠转化为人间净土
在扶贫工作者致力于让农民“远离大山,靠近幸福”的同时,另一群人正在为改变东山村恶劣的生态环境而努力。
在由已故的香港慈善家谢士恒及其遗孀谢谭颖儿创建的东山植树蓄水风景区,记者看到,这里绿树成荫,流水汩汩,恍若一个小桂林,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片石头裸露、植被稀少的荒山。
“1999年,我和丈夫谢士恒第一次来到东山 时,注意到这里许多村庄的名字都与水有关,比如石井、竹塘、深水等。当时我们就在想,东山的生态环境或许并非天生就是那么恶劣,以前的东山或许与其他地方 一样有树、有水,由于受到各种生态破坏,才造成了今天的状况。”谢谭颖儿说。
如何在石灰岩地区种树,恢复原有的生态?这对 来自香港的夫妇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与资财。从1999年起,谢士恒夫妇带领力行植林慈善基金会义工长驻东山,种植了大片生态林、风景林、水源林,使昔日荒芜 干旱、生态环境恶劣的石灰岩地区绿树成荫、溪水潺潺,东山街和杜步圩5000多群众由此喝上了“幸福水”。
“从我们的实践来看,不少石灰岩地区是可以种树的,关键是要下工夫选择合适的树种和种植技术。”谢谭颖儿说。这些年来,他们发现,种了树的石灰岩地区18个月之后便有水。有树便能留住日益稀薄的泥土,便能涵养出汩汩清水,便能打破金木水火土五行俱缺的恶性循环。
荒山变绿洲,让更多人看到了改变东山的希望。情系山区的香港晶苑集团决定参与绿化阳山活动,捐资40万元在东山营造500亩生态林工程,并委托县林业局派出精干人员负责项目的落实和监管。
在民间组织投入巨大热情的同时,政府也在积极 行动。当记者在东山村采访时,看到不少昔日的荒山长出了幼小的树木。“这是我们这几年来封山育林的成效。”阳山县副县长陈福向告诉记者,去年9月阳山全县 实施370万亩封山育林,并全面推进以生态建设为重点的各项工作,到今年5月底,造林面积1.48万亩,植树252.8万株,其中无林地造林0.3万亩。
今年,阳山县林业局还启动了《阳山县创建林业生态县活动工作实施方案》,全力打造阳山绿色生态屏障,加强森林生态功能,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目前,该县创建省林业生态县已列入省林业局2011年规划项目。
资源进山贫困后退
大山多的是人,缺的是树,更缺资金、信息和社会资本,社会组织、企业进山,贫困的坚冰加速融化
人口减少,生态恢复,解开了东山贫困死结的关键一环。然而,由于资金、资源、劳动技能的匮乏,留守在本村的1500多个村民依然有不少属于贫困户。
“搬迁是一条好路子,但是并非所有村民都能够 搬迁。”东山水岩村村民陈什养说。上世纪90年代政府对水岩村进行搬迁移民的时候,他家里有重病的父亲和弟弟,还有三个侄子,最小的才一岁,如果他当时搬 迁,重病的父亲和弟弟以及幼小的侄子均无人照顾,于是他只能留下来。后来,父亲和弟弟病死了,他就不得不留在村里照顾几个幼小的侄子,过着贫困的生活。
“东山村经过多年的搬迁之后,常住人口已经从1万多人减少到1000多人,资源虽然匮乏,但是已经承载得起。”李河说,让东山村所有的人都搬迁也不是最好的选择,对因种种原因留下来的人进行帮扶,让他们在本地脱贫致富,也是一个选择。
“东山的贫困并不是因为人懒或者笨,只要给机 会,我们同样可以闯出一片天。”东山村民李友合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个观点。三年前,他用自己的积累,再东借西凑,办起了一个有400多头生猪的养殖场, 年出栏生猪1200多头,与温氏企业合作,年收入可达10多万元,成功脱贫致富,还被选为县人大代表。
“温氏等大型农业龙头企业的进驻,带来了信息、技术和资金等资源,带动了不少农民脱贫致富。”杜步镇镇委书记罗建文说,贫困地区并非天生就应贫穷,关键是资源匮乏,有了资金、信息和社会资本等各种社会资源进山,贫困的坚冰便会加速融化。
“双到”扶贫的开展,也帮助了大量村民脱贫致 富。“东山村现在的村民已经不多,关键是各界要加大帮扶力度,帮助他们发展特色产业。”佛山市南海区宣传系统是东山村“双到”扶贫的对口帮扶单位,该区的 驻村干部李科长告诉记者,南海区自“双到”帮扶东山村以来,通过改善该村的基础设施,发展优势种养业,已经使该村的贫困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我们促成佛山市禅城嘉宇地产公司、阳山扶贫 开发公司和村委会三方合作,成立益生农业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利用东山村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种养业,帮扶东山村发展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贫困 户发展养殖业脱贫致富。”李科长说。除此之外,南海还帮助东山村建立东山羊养殖基地,种植优质油茶树。
“事实上,东山村的一些特色产业还是不错的,比如说,东山的腐竹是我吃过的最好的腐竹,东山的养殖业和种植业也有一些优势。”李科长说,关键是要让各种资源进山,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探访
昔日广东贫困“四大金刚”
在今年的全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 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再接再厉,继续打好消除贫困歼灭战,争取早日彻底甩掉“最穷的地方在广东”的帽子。而“最穷的地方在广东”,上个世纪 90年代被称为广东贫困乡镇“四大金刚”的清远市阳山县东山乡(现改为东山村合并到杜步镇)、清新县白湾镇(现改为白湾村合并到石潭镇)、英德的岩背乡 (现与明迳镇合并为黄花镇)、乐昌的沙坪镇当是最典型的代表。
经过多年的扶贫攻坚特别是近两年的扶贫“双 到”之后,昔日的贫困“四大金刚”有什么变化?其脱贫之路对改造“穷广东”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带着这些问题,近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南方日 报社总编辑张东明带领记者分四路深入曾是广东最贫困的四个乡镇采访,并从今天起推出“探访昔日广东贫困‘四大金刚’”系列报道。
■人物速写
“2007年底汪洋书记来我家的时候,我家里很穷,一天三餐两顿吃番薯,只能吃上一顿米饭,一个月最多能吃一次肉。”当记者探访阳山县东山村,来到村民周桂芳家的时候,周桂芳激动地说:“现在我餐餐有米饭吃了,一星期还可以吃上几顿肉。”
周桂芳是东山村典型的贫困户。他回忆说,2007年底,刚刚到广东上任的汪洋书记来到东山村调研,来到他家,那时候他三个小孩都在读书,自己身体又不好,家里靠种几亩旱地为生,收入少得可怜,只能靠番薯和玉米糊度日。
不久之后,“双到”扶贫的春风吹到了贫困的东山村,周桂芳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
“我的生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家里已经有3部手机了。也吃上了米饭。”周桂芳说,以前吃番薯吃怕了,现在就是不大想吃番薯。
不用天天吃番薯
家里有3部手机
东山村村民周桂芳:
■记者观察
“双到”后亟须建立脱贫长效机制
昔日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贫困大山现在大面积崩解,看似无法解开贫困的死结现在大大松动,东山村的脱贫之路告诉我们,要啃下扶贫济困最难啃的骨头,长期的关注、制度的创新和多方的参与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贫困问题需要长期的关注和关怀。”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得最多的话,这句话也引起我们产生了新的思考:在“双到扶贫”任务完成之后,如何建立脱贫长效机制?
“一些积重难返的贫困人口,虽然在‘双到’之时能够脱贫,但是‘双到’结束之后,这些人还有返贫的可能。”李河说,对东山村的一些村民来说,在“双到”扶贫基本完成任务之后,如何建立脱贫长效机制尤为重要。
“搬迁的移民大多数还是过得不错的。但也是有一些人在搬迁后户口问题得不到解决,子女读书遇到了问题,有些人搬迁后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还有一些由于种种原因,生活依然贫困。”该负责人说,这些问题表明,贫困地区的搬迁移民依然需要各界的关怀。
●南方日报记者 张东明 陈清浩 邓红辉 黄津
通讯员 唐志荣 肖剑平 发自清远阳山
Comments 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