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September, 2008

Sep 28 2008

永恒的生命_阿龙的BLOG 三

Published by under 新聞剪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e91f340100apgs.html

三、一项平凡而伟大的事业

生存权是人的最基本的权 利。生命是平等的,当死神降临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享有所谓的豁免权。所以,让每个活着的人都能过上幸福快乐平等的生活,是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不懈追求的 目标。我国自1991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颁布的第一份人权白皮书——《中国的人权状况》,就明确提出“生存权是中国人民长期争取的首要人权”。什么 是生存权?就是指人们获得足够的食物、衣着、住房等维持相当生活水准的权利。它包括几方面的内容:一是生命权和温饱权,二是与生存相关的各种权利,三是生 命的安全权与基本生活条件的保障权。而环境、健康、和平则是当代生存权的主要内容。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 山区的村民连吃水都很困难,还谈何生命的平等,生存的权利呢?谢士恒是一名医生,在天主教学校读过书的他,对人的生命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深切的体会。他从 梅县亲眼所见山区群众的吃水困难,回到香港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身处香港这繁华的国际都市,而心系的是家乡山村人们艰难的生存状况,环境和水是反复出 现在他头脑中的字眼。当他与身边的人提出要回内地进行扶贫的想法时,有人提醒他,在内地的偏远山区农村,这样的状况还比较普遍,你能管得了多少?你一个人 的力量有多大?谢士恒听了,深有感触,但他有自己的人生信条:一个人活着就要体现自己的价值,到最需要的人中间去,到最需要的地区去,就越能体现自己的价 值。他对亲友说,我能管多少就管多少,量力而行,能帮多少就帮多少,身体力行,力所能及就行了。他说,钱财乃身外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帮助贫困山区的人 群解决生存问题,是仁者所为。扶贫济困是一项崇高的慈善事业啊。他义无反顾,决心已定。

在香港,谢士恒只是一位普通的人。而普通的人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事业来。他回家乡梅县,除了给贫困山村的人家派米、送衣之外,他着力思考解决山村人的饮水难的问题,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最长远的生存问题呀。

在广东梅县雁洋镇文社村, 村民的饮水难令谢士恒寝食难安。他通过到现场勘查发现,由于当地村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也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一座座荒山由于开垦过度,水土流失相当严重。 他经过一番研究考量,提出了植林造水的最佳方案,通过在荒山上多元化种植经济生态林,达到改造环境解决水土流失,以此改善土质、制造水源的目的。

1994年春,谢士恒开始 了他植树造水的第一个试点工程。他出资并率众在文社村200亩的荒山上开始了挖坑种树的实际行动。在园林专家指导下,通过几年的精心护理整治,荒山很快绿 起来了。植树固土,下大雨时,那种山洪瀑发,水土流失的现象不再出现了。春暖花开时节,那干枯的古井水清照人,透明的泉水不断向外流溢。谢士恒站在古井旁 边,象孩子一样笑了,他用双掌捧起泉水,洗了一把脸,感觉是那样清凉润滑。他的心舒畅极了。

看到往日的光秃秃的山,如 今披上了绿装,溪水潺潺,绿树成荫,小鸟从这一棵树上飞到另一棵树上,那吱吱喳喳的叫声是那样的悦耳动听,犹如那一曲曲感人肺腑的天鹂之音。谢士恒的第一 个试点终于成功了,第一个目标如愿以偿了,这是他构想的慈善事业的第一步啊。为了纪念成功的第一步,他决定在树木葱郁的山林中建一座别墅,并命名“还趣山 庄”。意为“还大自然之生趣”。愿人类爱护环境,保护自然!

植树造林,这是多么平常的 事啊,在贫困地区的荒山上绿化蓄水,许多人都可以做的事,大家都做得到的事,但就是这么简单的事,却没有人去做,没有人愿意做,连身处其中深受缺水之苦的 村民,也从不去想从不去做,而出身异域远居他乡的香港普通居民谢士恒医生想到了也做到了,而且成功了,这不是令人感动的事吗?在植树绿化过程中的所有资金 都由他一个人支助,而且亲力亲为,亲自策划,亲手挖坑,亲手栽树,精心管理,频繁往返于梅县香港两地,直到小树长成郁郁葱葱、绿树成荫才善罢甘休,脸上才 露出欢喜的笑容。难道这不是仁者力行吗?这不就是一个平凡人的伟大之处吗?

谢士恒通过植树造林改造生态环境达到扶持贫困山区的目的,这种特殊的扶贫形式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99年,在广东省林业专家的引荐下,他又来到了食水贵如油被誉为广东石灰岩贫困山区“四大金刚”的阳山县东山乡。

阳山县东 山当时的缺水状况我们可以从一些现象来说明:在东山,许多家庭的门户都是不上锁的,因为穷,没什么东西值得偷,但是有一处地方要上锁,那就是他们的蓄水 池,那靠雨天积存下来的水可是他们赖以存活的命根啊;他们用水贵如油,这里的人都是一水多用,洗米后再用来洗菜,洗菜后再用来洗衣服,洗衣服后再用作浇灌 菜地;这里的村小学,教师用水,都得靠学生用水壶每人每天装些来,到学校后交给老师,老师才能有水做饭,才能有水洗漱;有些村民的吃水用水要到几公里的小 井里去挑,来回得要一两个小时啊。

东山人吃水难由此可见一 斑。所幸的是,这些石灰岩贫困山区的村民在政府的组织安排下,已经大部分作为扶贫形式进行了迁移。但还有一部分没迁移的群众,仍然饱尝缺水之苦。为了改变 东山乡的面貌,他与林业专家来到了东山这块贫瘠的土地进行了实地考察。他发现,东山是典型的石灰岩山区,石多,土薄,地瘦,山秃,由于植被少,水土流失比 较严重,造林难度相当大。但通过与专家的深入研究,认为还是有信心和决心把东山绿起来,将东山作为植树造水改善生态环境改变贫困山区面貌的试验区。

世界是复杂的,社会是多变 的,人的思想也光怪陆离,有时做好事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和接受的,谢士恒想得十分细致又深谋远虑。他返回香港后,进行了一番精心的策划,为避免在植树造 水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纷争,好心反成了坏事,谢士恒决定将东山一万亩的荒山租下来,这样,在生态环境试验区的建设过程中就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他的 想法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于是,一个个感人的场面开始了。他出资请来了帮工,在荒山秃岭里安营扎寨,挖坑、购苗、种树、修路、盖房、建蓄水池、筑引 水渠。荒山野岭中,晨熙里和夕阳下,常常见到谢士恒出没的身影,每一件事他都亲临现场指导,有时还亲自动手,真正做到身体力行。

就在他致力于东山植树造林 改善生态环境试验区的建设时,1999年7月的一天,他在香港却查出了自己身患血癌的事实。据医生判断,他的命很难活过1999年。这一结论如晴天霹雳, 上天啊,你睁开眼睛看看吧,好人为什么不能健康长寿?天若有情天亦老,谢士恒深感茫然无奈。正在建设中的东山生态试验区怎么办?是中途夭折还是继续进行? 亲友们纷纷劝他,别操心管事了,一心养病好了,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百分之百的努力。身患绝症的谢士恒却说,我的生命已经以时日计算了,东山的绿化建设不 能停,更要抓紧,我要亲眼看到东山的荒山绿起来,泉水流出来,等那里的群众吃上了甘甜的清泉水,那时我的眼睛闭上了也会感到欣慰。他一面积极配合医生进行 各种方法的治疗,一面筹划东山的造林绿化工作,病情一好转,他就跑到东山试验区现场指导工作。在东山的造林蓄水的建设中,人们看到的总是他的慈祥的微笑, 恬静的面容,又怎会想到他已经身患绝症、死神正在向他逐渐迫近呢?

从1999年到2005年 的六年中,身患绝症的谢士恒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在与病魔不断抗争的同时,当情况允许,他就跑到东山来,在这里陆陆续续种下了品种繁多的树木。六年过去,现 在,东山造林蓄水生态试验区,已是繁花似锦、绿荫匝地、蜂舞蝶飞、鸟唱蝉鸣、凉风阵阵的风景区植物园了。当你走进满眼青翠的生态试验区,那枝条飘拂的穿钱 柳,淡绿的深山含笑,亭亭玉立的荷花玉兰,苍郁的米老排,优雅苗条的云杉,鹤立池塘的水杉,挺拔粉红的枫树,秀丽的油桐,密密匝匝的灌木丛、开着艳红花儿 的杜鹃……仿佛数说着一个个不平凡的故事。

当微风掠过满坡柔嫩的树 梢,穿过满坡碧玉的叶子,我们仿佛听到它们在轻声呼唤着谢士恒的名字。是啊,这里的每一株树木每一片叶子每一棵小草都有谢士恒辛劳的心血和汗水;这里的每 一寸泥土都有谢士恒深深的足迹;这里的每一泓泉水都有谢士恒的音容笑貌……波光粼粼花树掩映的人工湖,树林深处传来汩汩的流水声,穿藤越草的泉水亮亮地流 在灿灿的阳光下,流在斑驳的树荫里,流下花草繁茂的山谷里,掬起一捧,送入口中,清凉甘甜,沁人心脾……如今那生态试验区清澈的泉水流进了包括杜步镇在内 的千家万户,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在绿满群山天蓝水碧的日子 里,一个轻盈的身影常出现在东山这青山绿水中,她就是谢士恒的爱妻谭颖儿,伴随着谢士恒从香港来到梅县,从梅县来到阳山,又从阳山走到山西黄土高坡的女 子、谢士恒相濡以沬的伴侣。在她后继的事业里我们看得出他对谢士恒的深沉的爱,她深情的目光里装满了对谢士恒永恒的怀念,她依然沿着谢士恒走过的路充满信 心地走下去……

(未完待续)

永恒的生命_阿龙的BLOG 四

No responses yet

Sep 25 2008

永恒的生命_阿龙的BLOG 二

Published by under 新聞剪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e91f340100aoo2.html

、一颗永不泯灭的中国心

谢士恒祖籍广东梅县,生于 1943年的他已是移居新加坡后的谢氏六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其父返回作为抗战大后方的香港,做些力所能及的支援抗战的工作。谢士恒4岁随父母到香港 定居,小学及中学均在香港天主教学校读书,14岁到澳洲开始了他艰辛的求学历程。之后考入澳洲悉尼大学修读医科,1966年毕业,其时23岁,毕业后他返 回香港,在公立医院当医生,竭诚为香港市民解除疾患痛苦。在工作实践中,他刻苦钻研,不断求索,获得奖学金后,再到英国进修麻醉科专业并获得执业资格。

谢士恒在专业工作上十分投 入,他做事总是亲力亲为,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探求,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业务上精益求精,十分严谨,他的麻醉科专业在香港社会得到了广泛认同。在生活上他却很 随意,吃穿住从不讲究,待人十分亲切随和,心灵纯朴,生活节俭,穿着朴素,但他助人之心常存。谢士恒严谨的做事作风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使他的事业在香港这 样的社会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曲折艰辛的国外求学经历,长期经受香港殖民社会文化的熏陶,并没有泯灭谢士恒一颗炽热的中国心。事业取得成功后的他,时刻思念自己的祖国,想念家乡的亲人,希望能够为祖国为乡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祖国是他的根,广东梅县是 他的脉。归属感的失落使他决定返乡归宗认祖。1994年春节,谢士恒随父回梅县雁洋镇文社村寻祖省亲。在家乡梅县的山村里,当看到中央电视台上张明敏那一 首唱红大江南北的《我的中国心》,十年后再次在祖国大陆唱响热播,他彻夜难眠,张明敏那动听感人充满磁性的歌声在他心中久久回荡:

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夜深人已静,但他的心依然热血翻滚,这使他想起了在澳洲读书时的一件往事 ——

一天饭后,他在大学餐厅里看一份报纸,当翻开报纸,看见“鸦片战争”一标题时,目光停住了。这时旁边一位外籍同学问他:什么是“鸦片战争”?他茫然回答:我怎么知道?外籍同学笑他,你是中国人啊,鸦片战争发生在中国,你怎么不知道?

他愣住了,内心一阵悸动,是呀,我是中国人啊,发生在中国的历史大事,我怎么能不知道呢?他象受了伤似的,在那里呆了很久很久。对呀,我是中国人,从今以后,我一定要记住,我是中国人,是龙的传人,我的身上流着的是中国人的血。

从此以后,他开始在大学的图书馆里搜集关于中国的历史文化资料,从一点一滴开始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关心祖国。后来还特意请了一位中文老师辅导自己学习中文……

谢士恒想着想着,往事一幕 幕……就在他昏昏入睡之时,窗外却传来一阵阵男女老少的吵杂声,他睡意顿消,睁开眼才发现已是黎明时分。他爬起床,向着人声处走去,只见一群男女老少,正 拿着桶排着队,一个接一个等着在一口小井里打水呢。他走近井口,往里一看,水位很深,老人小孩打水的样子很是吃力。他想不到,山区农村吃水竟这样难。他走 出村外,一边看一边思考。只见村外,那一座座山,都是光光的,只见杂草不见树木。由于树木被过度砍伐,土地已基本失去涵养水源的功能。看到村中的人,村外 的山,他顿生感慨,既然回乡了,就应该做些什么,留下些什么,于是萌生了为山区的村民做点实事好事的念头。村里男女老少排队打水的情景在他脑海里总挥之不 去,那水从此便成了谢士恒解不开的心结,他决定,自己扶贫济困的慈善事业,就从解决群众吃水用水难的最基本的问题做起吧。

(未完)

永恒的生命_阿龙的BLOG 三

No responses yet

Sep 23 2008

永恒的生命_阿龙的BLOG 一

Published by under 新聞剪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e91f340100am0b.html

陈和谦

谢士恒是香港的榜样,是真正的爱国者,真正的炎黄子孙,我们不能忘记他,我们不该忘记他。

——题记

一个人活着就要体现自己的价值。

——谢士恒

一、一位已经逝去但依然活着的人

2005年3月29日,香港春雨绵绵,九龙圣德肋撒医院春雾蒙蒙,哀乐沉沉。一个平凡而 伟大的麻醉科医生、慈善家谢士恒带着慈祥的微笑离开了他留恋和牵挂着的这个世界。4月22日,在香港世界殡仪馆,人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在他脸带恬 静微笑的遗像上面写着四个字的横联:仁者力行。遗像两侧的挽联写着:修身不欲名传世,作事常思利他人。遗像下面摆满了香港社会各界敬送的挂着挽联的花圈。内地的一些基层党委和政府以及群众也派出了代表前来吊唁。

在迂回的哀乐声中,在肃穆的气氛笼罩下,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眼含伤感的泪水,默默送别这位爱心天使,愿他的魂灵飞向天堂……

谢士恒已经离开了他热爱的土地,离开了他牵挂的人群,离开了他不舍的亲人朋友,离开了他依恋着的香港,但他的精神永存,他的生命通过绿色的树木、美丽的花 草、甘甜的清泉以及快乐的白内障康复者传递着延续下去,他没有死,他不会死,他怎么能死呢?著名诗人臧克家的<<有的人>>就是 为谢士恒这样的人而写的: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

人们常说,生命是短暂的,而谢士恒的生命是永恒的。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林亭感旧空回首,

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碎题尘漠漠,

断魂幽梦事茫茫。

他的爱妻谢谭颖儿,默念着这首与他诀别的诗句,无尽的哀思涌上心头。

哲人伤永别,闻者皆悲切,

义举瘁劳多,功成名利绝;

身心献瞽贫,汗血滋晋粤,

仁士遇知音,一生何所缺。

他的亲友、知己谢煜明,用这样的诗句来表达对谢士恒这位良师益友的深切怀念。

一位香港作家为香港报刊撰文写道:谢士恒是香港的榜样,是真正的爱国者,真正的炎黄子孙,我们不能忘记他,我们不该忘记他。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 主席曾庆红在《国内动态清样》第827期上看到了“香港医生谢士恒在内地植树造水事迹感人”的报道后,批示要颂扬、学习谢士恒典型的先进事迹,推广谢士恒 植树蓄水的经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现国务院副总理)、省长黄华华也分别作了批示,要求广东省各级党委政府大力宣传谢士恒的先进 事迹,弘扬谢士恒无私奉献的精神。

是的,谢士恒是七百万香港人中最普通的一名居民,但他的行动、他的义举是香港人的骄傲,是香港人的榜样。谢士恒扶贫济困,功德永驻人间,谢士恒的高尚的人格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青山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翠柏苍松,堪慰逝后英灵。

日月行天,忠虺芳留百世;江河流地,英雄功存千秋。

(未完)

永恒的生命_阿龙的BLOG 二

No responses yet

Sep 09 2008

在黃土高原上的生態林種植 – 山西省 石樓

石樓 07年種植的苗木生長情況

石樓 08年植林前的整地情況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