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城區

Sep 04 2013

2013年3月清城區白內障手術篩查–義工感想

Published by under 扶貧復明,清城區

20133 清城區 白內障手術篩查 義工

每一個終點,都是一個起點。

    

四天的白內障手術篩查之旅匆匆完結。之所以說「匆匆」,是因為這四天過得十分充實。旅程雖已畫上句號,但當中所體驗的、感悟的,足以為我的人生另開新一段落。

              

溝通

我在是次行程主要負責兩項工作------為村民作視力測試,及指示他們安坐在裂隙燈前進行檢查。偶爾也會幫忙量血糖血壓。這些看似是「手板眼見功夫」,確實執行起來,卻因「溝通」二字變得不容易。

                

來看義診的大多是老年人,耳朵不太靈光,加上沒怎麼接受過教育,對文字非常抗拒。作視力測試時,一看見版上的「E」字,即頻頻叫嚷:「我唔識字架!」對於我這個從未接觸病人的一年級生而言,要安撫他們,並讓他們清楚明白流程,是個難題。經過幾輪聲嘶力竭的講解後,慢慢地,我發現用短句說明對聽障人士更奏效。在裂隙燈檢查中,鄧姑娘的提醒亦令我明白身體語言的重要性。「與其大聲叫『將下巴放係個架度』,不如嘗試拍拍下巴示意。」有時候,一個微細動作,勝過千言萬語。

            

也許,在埋首苦讀之餘,我們也應鑽研「溝通」,畢竟醫學是一門實踐的科學。

              

醫德

很幸運,能跟隨新希望眼科醫院的醫療團隊學習,當中包括鍾醫生和湯老師。

                    

在年輕的鍾醫生身上,我看到無限的魄力。他做事很有效率,不消數十秒即可從裂隙燈全面掌握病人的狀況。由眼角膜至玻璃體的情況,以至眼睛動過那種手術,都一清二楚。感謝鍾醫生予我機會看看不同眼疾在裂隙燈下呈現的影像。赫然發覺,原來,一部簡單的儀器,一顆細小的眼球,可透視出一個如此複雜的大千世界。

                  

印象深刻的,還有湯老師的叮嚀。

              

「用裂隙燈的第一件事是把升降台調到病人舒服的高度。」「一定要把眼睛的外圍都仔細檢查,不可直接跳步到晶體。」

                

行醫數十年,湯老師並沒有因此染上職業性的無情。反之,一直以來,堅守種種原則信念。儘管這只是義診,他仍堅持給每個病人一份最真切的尊重,事事以病人為先。這令我憶起作家張曉風的一句話:「這世界上不缺乏專家,不缺乏權威,缺乏的是一個『人』。」我想,湯老師大概就是那個「人」,把醫德看得比任何東西都要重的「人」。

                   

不為人知的故事

有些事,我們看不見,聽不到,不代表它沒發生,不存在。

                      

在清遠的幾天,晚飯吃得早,我們一班義工飯後總愛在風景區內散散步,聊聊天。就這樣,第二天傍晚跟鄧姑娘談起來看病的村民,聽了一個故事。

               

以前篩查期間曾遇到一個老伯,沒工作,是五保戶,僅靠著每月政府給的三百塊維生。他有一個不孝子,每月利用提款漏洞搶去補助金。老伯報案無門,只好轉銀行戶口,但後來還是逃不過兒子的魔掌。

                

可悲的是,在國內鄉村地方,像老伯這樣的例子並不鮮見。也許在我頭兩天接觸的幾百個村民中,已隱藏了一些不幸兒,只是我不留意,沒去留意。想到這裡,腦海不禁浮現一幅幅畫面:一個年屆九十七歲的婆婆無人攙扶,獨自撐著拐杖,蹣跚步入衛生院;另一位婆婆雙目無神地坐在等候區,與懷中小孩切切的笑聲形成強烈對比......他們背後到底有著一個怎樣的故事?在香港這個幸福國度待久了,總習慣假定別人的人生像自己的一樣,沒什麼大災難。幸得鄧姑娘的警醒,讓我能善用餘下的時間,踏多一步,跟村民聊多一點,留意多一點。

                    

毫不簡單的義工

籌劃義務工作,毫不簡單。需要的不單是自身的努力和周詳的計劃,還有各方面的適切配合。

                      

這幾天,我們每天上下午時段都會到不同的村落提供義診。尤記得第二天上午到訪的是一條規模比較小的村落,但來看病的村民卻比預期多。事後向力行義工請教,得悉村委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原來村委擔當著活動宣傳的角色。有一次,當地村委張貼告示發放義診消息,但村民大多是文盲,看不懂內容,很多人因此未能受惠,教人又氣,又遺憾。

                       

從這次行程可見,在可控制的範圍內,力行費了不少工夫,讓所用的資源能發揮最大的效用。比方說,每次篩查,殘聯的李大哥都會與我們同行。由於他較熟悉當地的風土人情,因而能幫助確保各項程序順利舉行。即使小如一對棉質手襪,力行都再三叮囑我們用後不要扔掉,以供東山植樹時循環再用。在旅程中,能一窺一家有經驗的非牟利機構的運作,實是我預料之外的收穫,很是感恩。

              

小結

回港已一星期了。但有一件小事,我至今仍樂於回想細味。

               

還記得作視力測試時,我豎起食指,問一個婆婆看到幾多隻手指。她不假思索,答:「十隻。」好一個必對的答案,弄得我哭笑不得。真不知道她是太聰明還是太單純,哈哈!

             

最後,感謝力行像上述的婆婆那樣,給了我一個難忘美好的回憶,同時祝願緊接下來的手術期一切順利。多謝。

                 

蔡若慈( 醫學一年級 ) 16/3/2013

Comments Off

Apr 08 2013

2013年3月清城區”扶貧復明”活動 – 手術階段簡報

Published by under 扶貧復明,清城區

2013年3月清城區”扶貧復明”活動

手術階段簡報 (3月20日- 26日)

力行植林慈善基金會在3月4日至3月26日在清城區舉行”扶貧復明”活動,包括前期下鄉篩查白內障患者,免費復明手術於3月20日- 26日在流動手術車上進行,手術車停泊在飛來峽鎮及源潭鎮衛生院。

       

合辦單位有:力行植林慈善基金會,江門新希望眼科醫院,清城區殘疾人聯合會;並得到飛來峽鎮政府,源潭鎮政府及各部門協助,使這次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本次活動,順利完成白內障手術127例,胬肉切除手術6例。

               

清城區殘疾人聯合會,贈送記念牌一面與力行植林慈善基金會

               

書云: 力行傳美德 愛心造光明

                   

本次活動經費:感謝 永義(香港)有限公司 贊助50%

                

感謝 MR.CHARLES MAK 贊助50%

             

感想:

這次下鄉篩選出159名符合免費手術條件的患者(目標包括雙盲﹑五保戶﹑低保戶及特困人士),但在手術期到來的患者出席率約60%。在前線工作的我和另一位領隊梁勵嫻姑娘心感納悶,為何出席率未能達標,故此我們依名單上資料 逐一致電給未有出席手術的患者們,問他們為何放棄一個復明的好機會? 所得的答案令人有點氣餒,有認為現仍可看到少少,想過幾年後看不到才做手術。有人聽說動手術傷口會很痛楚,故不敢動手術。亦有人因子女外出打工而沒法找到陪人‧‧‧等等,雖然梁姑娘苦口婆心勸解他們,但都不獲要領。而亦有不少患者寫上了村委會的電話,根本聯絡不上,而使他們錯失良機,這都使人感到可惜。

                  

在這次手術期間,亦看到了人間有情,有一天看到幾個五保戶等候登記,見他們互相扶持,我上前和他們閒聊,他們都是同住在石頸村,由村長帶他們前來應診,這位村長十分值得表揚,除關心老人外,亦很細心,因他要趕回村開會,恐老人肚餓,又不知手術前可不可以進食,故前來問我可不可以買飯給他們吃。我請村長放心,會請政府飯堂預多數盒飯給他們,這幾位老人暫交給義工們照顧,請他開完會後再將老人接走。翌日村長亦準時將這幾位老人送來覆檢。我曾問他貴姓名,但他十分謙厚說不用說了,這是他應該的職責。

               

另一件令人窩心的親情事件,亦令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一名中年男士由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陪同前來手術,我翻看他的登記是低保人士,而他做完手術時剛好是午飯時間,故我預留了一份飯菜給他。當時我剛好要外出往手術車找人,看到那位剛拿了飯盒的低保戶並沒有吃飯,靜靜坐在一旁,看著那位陪他前來的白髮老人正在進食。我細問他那位老人原來是他的大伯父,今天特意陪他前來進行手術,大家都很窮,沒有錢買飯吃。眼看他的孝心,自己捱著餓肚子,也不想大伯父肚餓,這一點孝心實令人敬重。故我叫他稍候,立即取多一份飯菜給他。看到他們一同吃得津津有味,這一刻令人十分難忘。

               

總結而言,今次在清城區舉行“扶貧復明”活動,基金會安排了約40多位義工分批到來(包括力行義工,永義公司人員,醫科學生)協助及幫忙,使活動進行及安排十分流暢。眼看義工們對患者關愛扶助,細心問候,尤其對於等候上手術車的老太公﹑老太婆們,他們的心情大多忐忑不安,義工的問候與關懷,使他們由惶恐不安的神情,漸變寬容,義工們積極地發揮了力行精神。十分多謝你們,希望有緣再與你們一起參與力行舉辦的慈善活動。

               

義工 鄧月嫻

2013年3月30日

Comments Off

Apr 07 2013

2013年3月清城區〝扶貧復明〞活動 – 篩查階段報告

Published by under 扶貧復明,清城區

20133清城區〝扶貧復明〞活動

    

篩查階段報告 (3月4日- 15日)                   

為幫助清遠市清城區患白內障的貧困患者能早日復明,基金會於2013年3月4日至15日到清城區飛來峽鎮及源潭鎮進行義診篩查,從中選出適合進行手術患者,其中符合免費條件的手術患者由力行植林慈善基金會資助,是次活動進行順利流暢,實有賴各單位在工作上支持和配合,在此衷心感謝。

                   

合作團隊:                  

香港力行植林慈善基金會共派出24名義工及國內2名義工

              

新會新希望眼科醫院的2名醫生2名謢士及1名司機

                

清城區殘疾人聯合會4名工作人員

                

飛來峽鎮及源潭鎮政府民政辦工室工作人員及各村委會

                      

篩查           

3月4日至8日在飛來峽鎮設10個義診篩查點,共為904人檢查,並即時發出317份預約通知書給白內障患者及9份胬肉患者,當中86人符合免費手術資格。

                

3月11日至15日在源潭鎮設5個義診篩查點,共為476人檢查,並即時發出165份預約通知書給白內障患者及40份胬肉患者,當中73人符合免費手術資格。

                         

總結:          

是次活動能順利完成,有賴各有關單位的盡力協助,及各鄉鎮村委人員多方面配合,有部份村委工作積極和盡責,如西坑村及高田村,他們在秩序安排很好,還在號碼紙上填上來診者姓名及所屬村,在此亦要感謝為方便義工及醫療隊工作,兩鎮政府安排我們膳食,使我們能有充足時間工作。

                          

在今次篩查人數上很明確顯示出,改善篩查點,如在安排上能做到一天兩個篩查點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今次活動中發覺城市化,現今農村人口嚴重老化,大部份長者留在鄉間,生活困難,兒女又甚少回鄉探望,他們連怎樣能聯絡子女方法都沒有,又因不願增加子女們的負擔,而不願通知他們,又不會向出嫁的女兒求助,看見老人無奈的樣子,真令人心酸。

                      

義工 關綺媚

2013年3月22日

Comments Off

Jun 12 2011

義工感想 ( 清城區扶貧復明活動 – 2011年 )

Published by under 扶貧復明,清城區

 義工感想  ( 清城區扶貧復明活動 – 2011年 ) 

 

在2011年3月,有幸跟力行植林慈善基金會和新希望醫院眼科醫療隊;到廣東清遠市清城區,協助醫護人員為患白內障病人做手術,雖然只是短短四日三夜的行程,但確實使我獲益良多,感受深刻。

在這次活動中,由於病人人數不少,我和其他香港義工們的工作主要是確保手術前和後的程序流暢,避免混亂。工作包括替病人登記、檢查視力、照超聲波、洗淚管、吃藥等手術前的準備。義工們都很細心,攙扶老人家從一個檢查站到另一個檢查站,以免他們因跌傷而未能做手術。我亦有機會協助護士替病人洗淚管、檢查視力及到手術車上為病人穿上手術袍、戴上手術浴帽,並嘗試替他們消毒眼部範圍、滴散瞳液及量血壓。

在手術車上,為了緩和等待做手術的老人家忐忑的情緒,我嘗試打開話匣子,起初是有點難度,但逐漸地便與本來互不相識的老人家開始聊天起來。從他們的對答內容中,我才發現每當他們談及彼此的兒孫媳婿時,就會說個不停。很快地,等候室裡緊張的氣氛頓時消失,換來了一片熱鬧和笑聲,他們的心情也隨之放鬆多了。

另外,我很慶幸有機會登上手術車,並走進手術室觀摩。意想不到的是,旅遊車般大的手術車,大約一半的空間是用作等候室,及放置手術用的物資,另一半的空間則是放置了兩張手術床的手術室,可同時進行兩宗手術。從我所見,手術室的設計是善用每一處空間的,內裡設有消毒用具的設置和其他手術室的基本設備,只是有些儀器是經過改裝。令我佩服的是,白內障手術原來可以在簡單而設備齊存的手術車上完成,加上手術車的流動性高,更可為偏遠且缺乏眼科診所的地方服務,使更多有需要的人受益。

作為二年級醫學生,觀摩手術的機會不多,但這次做手術的吳醫生不但讓我走近手術枱跟他一起用顯微鏡,觀看他動手術,他更很有耐性地向我講解手術的每一個步驟。想不到短短十五分鐘,吳醫生就完成了白內障手術,實在令我大開眼界。活動過後,吳醫生更跟我分享他選讀眼科的原因及行醫的理念。從吳醫生的口中,我才知道國內動這種手術的比率遠比外國的低,那是因為資源問題,一些落後的地方缺少眼科的醫療服務,加上眼科醫生不足,都令很多白內障患者得不到醫治。他更向我解釋,若老人家或較年青一輩患白內障而瞎了雙眼,很多大小事都倚靠家人幫忙,大大影響日常生活,外出工作也難免遇到困難,這往往會成為家庭的負擔或令家庭失去經濟依靠。因此,為患者治好白內障,即使只能治好一隻眼,也可以讓他看得見,更容易投身社會,減輕家庭的負擔。那一刻,我才意識到原來醫生不單醫治病人的病,更可能間接地影響一個家庭的命運。難怪吳醫生說:‘雖然工作辛苦,但其實很有意思的。’

手術翌日,公公婆婆們都會返回中心復診,拆紗布、檢查傷口等等。有些老人家拆開紗布後,更激動地指著牆上的告示說:‘啊!我看得到那裡的一行行字呢!多謝你們啊!你們真有心,願意幫助我們這些老人。你們真好,仔女都不及你們好呢!我們真的很感激!’我看到老婆婆笑得合不攏嘴,興奮地往四處張望的樣子,我深深地體會到行醫的滿足感。

最後,我十分感謝這次活動中每一位義工和醫護人員的付出,跟他們傾談的時候,我不單從他們的經驗分享得到啟發,更感受到他們對滅盲工作、服務貧窮病患的熱忱。這些體驗的點滴,使我更有動力研習醫學,希望有一天能善用自己所學的去減輕患者的痛苦,給他們一點點幫助。

梁嘉茵

中文大學醫學院二年級生

2011年6月

Comments Off

May 31 2011

義工感想-清城區複明

Published by under 扶貧復明,清城區

27/2-2/3清遠之行感想

很高興可以跟隨力行植林慈善基金會到清遠做白內障篩查。是次旅程讓我充分感受到力行對服務的熱誠,也從中學到一些做義務工作時應有的態度。

力行的工作給我的印象就是精簡到位。力行在清遠的服務時間久,所以她的服務能切合當地人的需要。我看到一群滿腔熱誠的義工,他們急村民所急,餓的,他們給飯,白內障的,他們安排手術,沒錢上學的,他們供學費和生活費。沒有多餘的負擔,就只是因應個別需要而提供協助。

因為資源有限,力行上下人人都親力親為,謝太對我們說,力行沒有多餘的人手,所以每一個義工都要同時兼顧幾方面工作,以她自己為例,在每次的篩查中,她要統籌所有項目,同時要與村民溝道,了解地方政府是否有給予足夠的宣傳,另一方面,又要維持秩序。我認為在力行的活動中做義工,是一刻都不能鬆懈,因為我即使作為一個新義工,仍被安排重要的工作,所有事都要「執生」。

我主要負責協助村民排隊進行初步的視力檢查,但其實常常會發生突發事情,所以也要協助其他義工的工作,大家的溝通非常重要。我學到寶貴的一課是,要設身處地為村民設想。一開始我試著慢慢向村民解釋,後來發覺說得太多反而讓村民(尤其是老人家)摸不著頭腦,省去了包裝的詞句,我們更快學會怎樣配合檢查。一開始,我看見負責檢查的小敏姑娘很大聲地跟公公婆婆說話,有時甚至感覺像命令他們,覺得一點不自在,但後來發覺大聲和簡潔一點,老人家更容易明白。我們作為義工,實不應死抱著自己的觀點批評其他人的做法,靈活和因人而異的服務才能真正保證義務工作的質素。

很高興能聽謝太分享她做義工的心得。我摘下了其中幾句,認為特別發人深省:

「關心和管是很近的,你要關心,但不是管人」

有時候,義工會一廂情願地把我們設想中最好的給受助人,卻忽略了受助人的感受和現實種種複雜的環境因素,以致我們不但幫不了忙,甚至可能幫倒忙。因此,我們懷著一腔熱誠做義工時,必須提醒自己有清醒的頭腦,而不是盲目的要求受助人按著我們給他規劃的道路走。

「我盡了力幫,結果如何我是沒所謂」

有時候,我們覺得做義工是神聖的,因此會對受助者的期望很高,期望我們的幫助能改變他的命運。但事實是,有很多人都未必欣賞和珍惜義工的用心。其中一個例子是東山的失學孩子雖得到力行保送他們到市鎮上學,他們的家人仍寧願把他們留在家鄉幫忙耕作。義工看見這情況,不免會感到氣餒。這時,我們要記住,我們只能要求自己盡力,其他人如何處理,我們也就不應太介意了。

「各方都有自己的難處,我們要體諒」

是次篩查中,有些不符合基金會免費手術條件的患者,醫療隊可給予扶貧的低收費價錢做手術,但他們卻拒絕。我一開始是百思不得其解。這句話讓我想通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我們未必明白,但也得尊重病人的決定,就算你感到可惜,也只能安慰自己我們盡力做好本分已足夠。

這幾天以來,很多人捉著我的手說感謝,我知道能醫好他們的白內障,對他們的意義是非常重大。一個簡單而且成本不高的手術,對村民來說,可能是很遙遠的事,我們小小的付出就能大大改善他們的生活,真希望有更多香港人能支持這般有意義的工作。

我很感謝這次隨行的所有義工和醫療隊的成員。從他們身上,我找到了我的目標,我希望將來畢業後,能投身醫療義工服務的團隊,善用我的知識,幫助這些貧苦的病人。

                                           義工 廖芷霑 (CU Year 1)

                                                  2011年5月27日

Comments Off

Mar 23 2011

清遠市 清城區“扶貧復明”手術期工作報告

Published by under 清城區

清遠市 清城區扶貧復明手術期工作報告

由下鄉進行白內障篩查至復明手術,時間原定2011年2月27日至3月10日,時間最初認為已很充裕,怎知下鄉進行篩查時,發覺雙盲的患者竟高達30%,且很多都是缺乏醫療常識,以為自然老化的現象不能醫治,因而導致失明。為使眾多接近失明邊緣的患者早日得到治療,基金會決定按需要增加名額,而手術期亦由2011年3月7日至10日,需增加至3月14日。

 在手術期中,很多謝清城區人民政府、區殘疾人聯合會、新希望眼科醫療隊、李河先生、香港力行義工等鼎力支持合作,使這次行動獲得順利完成。如飛來峽鎮鄧鎮長親自下鄉安排患者乘車前來,實功德無量,因為許多患者都很貧困,數元車資也沒有能力支付,亦有些患者生活在農村中,遠離居所範圍外從沒有踏足,種種原因,實令人感觸不矣,另黃主任及謝主任在這次行動安排協助,都是盡心盡力;就算是過了他們的辦公時間,他們都會和我們一起,從旁協助。而其中在華僑農場清華居委會的一位女幹部,由篩查至手術期,她都是全程陪伴患者前來,手術期為患者安排車接送往來,亦為患者安排午膳。他們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很值得表揚。亦是對一些被派前來的人員(只說前來協助不是前來幫忙),應作為學習及借鏡的對象。

 由於力行義工因時間關係,在2011年3月10日需要撤退,餘下手術期間交由新希望眼科醫療隊、鎮政府、區殘聯等協助。在此謹代表力行植林慈善基金會再向各位致謝。

 今次手術期間的一宗個案,希望與大家分享:-

在手術期開始的第一天,有位中年婦女前來,向義工查詢,她說年紀老邁的母親,已失明近十年了,不知有沒有方法醫治,最主要是她沒有錢支付醫療費。義工對她說這次是免費的義診,請她帶婆婆前來檢查。

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婆婆被拖扶到醫療隊隊長湯老師面前,經檢查後一隻眼晴已失明,而另一隻眼的白內障極嚴重,立即為她安排手術。在手術前清潔消毒及沖淚管期間,婆婆被清洗做手術的眼晴時,臉孔呈現了兩種顏色,被水沖過的臉呈現雪白,而另一邊臉則是灰暗,而她的圍巾及衣著更加是污髒不堪。醫療隊敏姑娘問她的女兒,婆婆是如何照顧,為何如此污髒,她的女兒不好意思地說,通常都是替她用毛巾揩臉。在婆婆等候上手術車期間,義工與婆婆閒談,婆婆訴說她在兩年前已完全看不見東西,但家人說她懶惰,故意詐盲不工作。平常沒有人理她,她又看不到東西,只好終日呆在一間小房子內。由此可見婆婆的生活是如何堪坷。

翌日婆婆回來覆檢,她可看到了,她和女兒都喜極而泣。而在這兩天,她的女兒看到義工們對每位老人家,關懷備至,帶著老人到每一個檢查位置,都小心攙扶,這種行為起了潛移默化的作用。當婆婆檢查後離開,看見她的女兒亦很小心地扶著婆婆走出醫療室。   

以上的個案,其實在國內發生是極為普遍的。以前中國是百行以孝為先,但時至今天,許多年青一代,為生活而離鄉別井往城市打工,只留下老人及小童在家中,對他們欠缺照顧關懷,這都是很值得關注的問題。       

 總結而言,這次“扶貧復明”共完成209例,這項目是極需要支持的。因除了帶給患者能復明,亦是對他們的生活幫了一個大忙;使他們從黑暗的深淵走出來,起碼能過自理的生活。而力行植林慈善基金會是沒有任何行政費用支出,義工們全部都是自費參與每個項目。願各位有心人仕能踴躍捐助,惠澤流芳。

       本次手術經費: 感謝 何國斌先生 贊助50%之費用

                                                   義工    鄧月嫻

                                                  2011年3月20日

Comments Off

Mar 22 2011

Reflection on cataract surgery service trip to Qing Yuan with Green Action

Published by under 清城區,義工感想

 Reflection on cataract surgery service trip to Qing Yuan with Green Action

             If I am to use a word to describe the trip, I’d probably pick Eye-opening. In the trip,I worked as a volunteer for Green Action and alongside a outreach medical team from the New Hope Hospital to provide cataract surgery to impoverished villagers in Qing Yuan. It’s eye-opening for patients who were blinded by cataract for years and eye-opening for me as a medical student new to this part of China and its social and medical context, new to the surgery itself and to the whole process of setting up a clinic capable of handling hundreds of patients.

                I was lucky enough to work with experienced volunteers from Hong Kong as well as doctors and nurses in the medical team from China. By helping out in different steps of pre-operative care the patient went through through the post-operative examination and check-up, I realized just how much efforts and resources were needed to make the event possible.

                  In terms of medical knowledge, I got to appreciate the complexity of the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the surgery and post-operative care, thanks to the thoughtful arrangement by Green Action to let us rotate through the “stations”. It impressed me that all these complicated steps can be performed so smoothly on patients who are predominantly elderly with so limited resources! In particular, I was quite surprised to find that there were actually two operation tables on broad the cataract surgery bus. It followed stringent protocols and this was a mammoth’s task considering the limited space of operation theatre and the highly restricted stock of medical supplies that the bus can carry.

                  I also learnt the basics of taking care of blind people. At first, the patients seem to be very hesitant when I indicated to them to sit up or lie down. After some trials, I found out that it’s actually better off letting them touch the seat and judge the distance than to forcefully put them into a certain position. I fully understood why it’s so when I closed my eyes and asked a volunteer to guide me for a seat. I realized how true the statement “you never know how to be a doctor until you become the patient” is.

                    In terms of experience, I felt very deeply towards some of the people I met during the trip.

                    On the morning of the second day of the trip, patients who received surgery on the previous day came back for a follow up. An elderly man shouted out with joy when he was able to see the world again after being blinded by cataract for over 10 years. He was a totally different person as before the surgery! I remembered putting on shoes for him before the surgery because he was simply unable to locate them. After the surgery, he actually read out the print on his patient history form!  I shared his joy and felt that what was being done made a big difference to the patient and his family.

                    I was touched by the passion and love many of the volunteers felt for the villages whom they hardly know and yet they were serving them with care and efforts that some patients said to me “ You guys treated me better than my kids!” It was meant to be a compliment but I actually felt a bit sad when I heard this because I truly witnessed a general lack of concern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for the elderly. I felt honored to be part of the team making a difference to the patients we served. The trip is really short and I missed all the dedicated people I met on the journey but life is like a play, it’s not the length but the excellence of the acting that matters.

Harmony To, HKU MBBS II

Comments Off

Mar 15 2011

清遠市 清城區 “扶貧復明” 篩查工作簡報

Published by under 清城區

 清遠市 清城區復明 篩查工作簡報 

1.  引言

為幫助清城區、鄉間貧困白內障患者早日復明,力行植林慈善基金會於2011年2月28日至3月5日到訪清城區;飛來峽鎮及源潭鎮,並聯同新會新希望眼科醫院醫療隊一起在村委會進行義診篩查,從中挑選出適合手術患者。在6天的篩查中,共為949人進行眼科檢查,當中有268人符合免費手術條件;醫療隊即場發出安排手術的通知書,手術安排於2011年3月7日 – 14日在飛來峽鎮進行。

這次下鄉篩查過程順利,在此特別感謝清城區人民政府、區殘疾人聯合會、區衛生局及各鄉鎮政府對篩查活動的各項配合和支持;感謝與基金會合作多年的新會新希望眼科醫療隊隊長湯老師,以及陳醫生、2名護士和1位司機,基金會8名義工。

2.  篩查行程

  日期 地點 篩查人數 手術人數
飛來峽鎮 2月28日 上午 江口銀地 118人 33人
2月28日 下午 華僑農場 65人 16人
3月1日 全日 飛來峽鎮計生所 117人 41人
3月2日 全日 高田 80人 28人
源潭鎮 3月3日 上午 黃溪 141人 26人
3月3日 下午 大龍 105人 30人
3月4日 上午 青龍 98人 28人
3月4日 下午 台前 80人 29人
3月5日 上午 大連 101人 23人
3月5日 下午 連塘 43人 14人
總人數   949人 268人

 

3.  總結

今次下鄉協助篩查工作中,感受到中國在經濟上發展雖然一日千里,但農村貧困及缺乏醫療人數眾多;有因為醫療常識缺乏,也有因為年輕一代對老人缺乏關愛。以清城區為例,地理環境上較接近城市,還以為較富裕,但當深入村落;原來貧困人為數不小。在是次篩查人數中雙盲及急需手術比率近乎30%,亦有因為錯過手術時機,而導至永久失明;看着他們失望地離開表情,內心非常難過。縱使遇上有些需要手術治療的患者,但未能符合條件,為數亦不小;多數是一隻眼已經做了白內障手術並加放人工晶體,術眼視力良好患者。雖然想幫助他們,但始終資源有限,要在有限資源上作適當運用;縱使無奈也要接受現實。在此只能呼籲各方有能力人仕,除了關心身邊人的同時,多加對這群接近失明患者伸出援手,請支特基金會的工作。

 義工    關綺媚                                      

 2011年3月12日

Comments 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