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 26 2021
感謝信(徐秀其)
Comments Off
Dec 28 2017
2017年“關懷送暖”活動工作簡報
pdf版請點擊鏈接:
greenaction.org.hk/web/wp-content/uploads/2017/12/201712songnuan.pdf
*****************************************************
每年探訪農村,農戶的“關懷送暖”活動,已經在陽山縣東山村持續了18年,活動範圍近年亦不斷擴大,受惠村落及農戶越來越多。
目的:
宏揚中華文化傳統美德,關愛長者,關懷殘疾人,貧困村民。
讓山區村民感受到來自香港同胞的關懷,在嚴寒的冬季,送上溫暖。
合辦單位:陽山縣殘疾人聯合會,力行植林慈善基金會
活動地點:廣東省 清遠市 陽山縣
杜步鎮東山村,山坪村,杜步街村民小組,江英鎮英陽村,各大小村落共六十多處。
日期:2017年12月7日至10日
對象:長期居住於山區農村的65歲或以上長者,殘疾人,低保及五保户等。
物品:每人大米20斤,花生油1瓶,棉背心1件,糕餅1袋,藥油1瓶。
經費贊助:感謝 趙善球,彭煥明伉儷 及 眾善長 贊助
香港力行植林慈善基金會,每年於12月舉辦“關懷送暖”活動,今年派出10名義工參與工作,義工們分兩批先後到達東山村,首批到達義工負責聯絡安排、協助物資點算、處理及包裝,待大隊義工到達便可順利開展送贈工作。送暖活動進行期間,天氣雖然寒冷,但見陽光充沛,天朗氣清,好讓公公婆婆出門方便,大家感覺不會太寒冷而影响活動,今年共送出物資708份。
|
日程:
12月7日:
上午8:30分,義工浩浩蕩蕩出發前往江英鎮、英陽村。分3個送贈地點,我們
每到達一處送贈地點,都見到老人家在陽光下或站或坐地等待着,當開始送
贈時,他們都聽從村委安排,按照自己村別排隊,秩序井然,欣喜地領取物
品。
|
|
|
12月8日:
上午8:30分,開車到東山各自然村。
下午2:00分到達山坪村委會,山坪小學師生在村口列隊拍掌歡迎,村民舞獅隊,
舞動醒獅迎接我們進村,塲面熱鬧。在村委協助及義工安排下將物品送給長
者、殘疾人及貧困户手上。今年已經是第11年到山坪村,很多長者都與義
工們熟悉,也有“扶貧復明”活動的受惠者,對我們訴說眼睛看得清楚了,
流露出感謝和喜悅之情。
12月9日:
上午8:30分,開車到東山各自然村。
下午2:00到杜步街村委會,村委安排長者坐在大廳等候。我們到達後,村委協
助將貨車上物品全部搬進大廳內,並準備好長枱,方便物品放置,今年已經
是第8年到杜步街村委會。
12月10日:
上午8:30分,開車到東山各自然村。另一組義工把物資搬運到定點,等待附近
村民到來領取。
東山村分別在8日至10早上送贈,除送贈點外,我們亦入户探訪,把物品直接送到長者住處,並進行家訪慰問,了解他們日常生活狀況,若有需要會按個別情況作出緩助。落鄉期間會與村民閑談,這樣可以更了解村民實況,若有需要亦可盡力協助他們渡過難關。每次家訪,老人家都很熱情地歡迎我們,總是握着我們的手,每次見面都好像回鄉探親那份熱切的感覺, 一張張熟悉的臉容,一雙雙奉上熱騰騰蕃薯、芋頭的手,還有那濃濃的人情味 …….
活動在充滿着喜悅氣氛中結束,衷心多謝陽山縣殘疾人聯合會在的組織安排,以及各項協助!衷心多謝各村委事前準備充足及活動進行期間協助!衷心感謝所有義工盡心盡力付出!彼此合力,使活動更圓滿,施者與受者都滿載而歸,期待明年再會。
義工 關綺媚
2017年12月1日
Comments Off
Sep 12 2016
2016年廣東 梅縣區“扶殘助學”活動簡報(王德富)
活動日期:2016年8月21至24日
合辦單位:梅縣區殘疾人聯合會 力行植林慈善基金會
義工人數:香港 11人
受助學生:100人
助學金額:人民幣185,000元
感謝:永義(香港) 有限公司贊助 -
活動簡報:-
8月21日 - 香港義工11人於早上7時乘坐直通巴土,大約中午1時30分
抵達梅縣。於酒店安頓後,一如以往,義工們前往探望兩位梅縣
資深國内義工;烈伯和鄧院長,喜見他倆精神飽滿,生活愉快,
義工們倍感快慰。同時,義工們亦探望一位由基金會助養孤兒;
溫煒堂,了解其生活狀況及學業進度,兩者皆合乎理想,義工們
無不拍案稱讚!
晚飯期間,義工與梅縣區殘聯一起為明天下郷家訪安排作好準備。
8月22 日 - 義工11人分為6小組,於早上8時分別前往梅縣16個大小村
鎮,這次家訪對象學生有51人。義工親自了解學生學業情況,
家居環境,並給予關懷鼓勵。
個別村莊路途遙遠,有小組驅車三小時方能到達學生住所,亦
有義工須乘坐接駁摩托車前往,有更甚者、須步行一個多小時
上山下坡方能到達。當想起遠道而來,烈日當空,目的是協助
殘疾貧困家庭子弟就學,義工們毫無異議,鼓起精神,完成任
務,最後一組義工於晚上7時15分完成家訪工作。
家訪進行中:
|
||
義工需要下車,步行20分鐘才能到達 眼前是典型的農村屋 屋內所見,二層由木板搭建而成 。 |
。 |
|
8月23日 - 早餐後,各組義工齊集審閱文件,跟據特定條件選擇合乎資格
受助學生。包括:殘疾人家庭,家境貧困,學生品學優良。
受助學歷包括高中,職中,大專及本科。
助學金額分別是:高中/職中生1000元,大專生1500元及本科
生2500元。
因個別學生未能提交成績單,義工們商議需時,會議延至下午2
時30 分才能落實100位受助學生名單。及後,受助名單轉交梅
縣區殘聯以便即時聯絡學生明早出席助學金送贈儀式。
8月24日 - 與會學生及家長一百多人,於早上8時許已陸續到達會場並與
義工們互動交流。
早上9時,助學金送贈儀式於梅縣人民政府黨校禮堂舉行,梅
縣區政府李丹玲副區長親臨參與,並勉勵學生努力學習,常懷助
人之心。嘉賓及學生代表先後致辭,鼓勵互勉,希望同學們努力
讀書,他日學業有成,回饋社會,改善家庭生活。
午飯後,義工團隊乘坐直通巴土,於晚上8時許安全抵港
總結:-
2016年“扶殘助學”活動順利完成,全賴梅縣區各政府部門及香港義工團隊鼎力合作,並感謝永義(香港)有限公司全數捐贈助學金及派出員工參予是次助學活動。 謹此致謝!
明年再見!
義工 王德富
2016年8月30日
Comments Off
Sep 11 2016
Tung Shan English Summer School 2016(George LI)
1 Goal
Coach students basic English self-study skills
2 School regulations入學守則
2.1 Respect teachers尊重老師
2.2 Help schoolmates幫助同學
2.3 Self-study English自學英文
Four day probation period. Students who fail to observe the school regulations will be expelled at the end of the fourth day. 四天試讀, 守規者於第五天成正式學員。違規者於四天試讀期後將被逐離隊。
3 Curriculum
1 ABC 2 Word cards 3 Handwriting 4 Phonics 5 Situational dialogues 6 Dictionary skills 7 English songs |
4 Participants
Forms |
P1 |
P2 |
P3 |
P4 |
P5 |
P6 |
Secondary |
Total |
No. of students |
10 |
7 |
5 |
4 |
8 |
10 |
5 |
49 |
No. of students with at least 80% attendance |
5 |
5 |
3 |
2 |
6 |
8 |
5 |
34 |
5 Calendar
|
||||||||||
6 Conclusion
On school goal: the course aims at coaching students English self-study skills. The same goal has been set for six straight years. Higher form students who joined the previous English summer schools have shown proficiency and confidence in dictionary skills and pronunciation. Many students can locate five words within three minutes in a dictionary. That is a remarkable improvement 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none of them knew how to use a dictionary in the first year summer school. Some students know how to screen out the appropriate explanation out of context. Next year, any students who demonstrate motivation and improvement on dictionary skills should be awarded a dictionary.
On school regulations: most students remember and observe the three school rules. There are student cards and teacher cards to raise their awareness of the identities. No student is expelled, but there is a trouble maker in the primary three group. His performance was improved with warnings. New disciplinary measures, like silence corner, should be employed next year.
On assessments: test items were simplified in the post-tests to better address the students’ abilities, but the simplified version may lower the test validity. If possible, lesson plans should be provided next year.
On theme songs: higher form students can sing the whole new song after one teaching hour. Many students remember the old theme songs in the first day assembly. Small group performances of the old theme songs should be arranged next year.
On school routines: students have been used to a number of routines, morning assembly, student MC, teacher story sharing, pre-tests and post-tests, interviews, theme songs, student cards, students handbook and free-drinks at recess. More beneficial routines should be introduced, and better manners should be encouraged next year.
On teachers: all the year teachers have at least two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in the summer school. We witness the growth among the students and ourselves. |
End of report
Volunteer George LI
31 - 8 - 2016
Comments Off
Sep 11 2014
「山區助學」-義工感想 -(林家穎)
7月25日至8月3日, 我到了陽山縣的東山「力行圖書館」 給當地小朋友補習英語拼音。 這是我第一次來這裏。 抵達時給我的印象是一個非常簡陋,寧靜的地方。 但當那些可愛活潑的小朋友拖着我的手熱誠地歡迎我的來臨時, 我感到那個地方充滿生氣和親切感。
第二天便是上課前的測驗了, 我安排了小朋友朗讀我指定的英文生字。 結果出乎我意料之外, 沒想到大部分一個字也不懂。 那時我充分了解到我來這裏的目的。
第三天上午,課堂正式開始, 我依照我的計畫來教導他們。當初我以為教得很理想,但經過下午的測驗後,我發現我的方法原來不夠清楚。 自從那天過後, 我不斷反思,希望可以想出更好的教學方式讓小朋友們容易掌握。 接下來,我真的逐漸發現小朋友持續地進步, 那種成功感與滿足感突然抛在我身上。
每天下課後直到晚飯期間,小朋友們都會要求我陪他們一起嬉戲。我也玩得很投入和享受整個過程, 有時甚至連晚飯也不願吃!嬉戲時不禁令我回想起我童年時的一點一滴。
離開前的一天便是考試了。 考試前我還在擔心他們會不會把我所教的東西忘掉了。 但最後他們成績還不錯, 我在過去八天並沒有白費心機。 我亦對此感到極之高興和滿足。
這十天過得真快,我不經不覺己習慣了沒有手機,網絡,冷氣,早睡早起的生活了。在短短十天裏,我學會了怎樣與小朋友溝通和相處,以及怎樣去關心和安慰他們。更重要的是,透過教小朋友的的過程,增強了我的溝通技巧和表達能力。這些對我將來各方面都有相當大的幫助。其次,我能夠體會到山區兒童的那種簡單而艱難,貧困的生活,讓我感到有點兒「身在福中不知福。」 總之,是次活動對我來說是一個十分有意義,獲益良多,無價的經歷。
其實我真的捨不得離開這裏,我不捨得他們給我的紙摺花朵、相機和心形圖案。我不捨得我跟他們嬉戲時的快樂時光。我不捨得他們的笑聲。我更不捨得給他們補習的每分每秒。我相信明年我會回到「力行圖書館」,再次教導這班小朋友們。
小朋友在專心地畫畫
我跟我班學生的合照
小朋友們在跟我們玩撲克牌
下課後我與小朋友們嬉戲時的照片
所有參加這次英語班的學生和義工 (團體合照)
我班的班相
義工 林家穎 (香港中文大學 二年級醫學生)
2014年8月27日
Comments Off
Sep 10 2014
“山區助學”義工感想 - 徐秀進
( 2014年7月25日- 8月3日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回想当初离开东山乡已经是四年前的事了。没想到我第一次做义工却是回自己的故乡当小老师,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与期盼。建了将近二十年的老屋还在吗?现在的力行图书馆会变成什么样呢?四年前一起玩耍一起欢呼的小学同学他们还好吗? ...... 数不清的问题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
七月二十五号,我随着力行植林慈善基金会的“山区助学义工团队”一起踏上旅程,沿途风景优美,青山绿水。在这次长途旅程,是我第一次感到没晕车的感觉。
行驶了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力行图书馆,这里让我感到很熟悉,依然是那么亲切可爱。在这里的一切都没什么变化,以前的小树苗已经成为参天大树,以前活跃可爱的小孩已经初三毕业了。这次我们举办了一个“夏日英語興趣班”(English Summer School),没想到当年我这个调皮捣蛋的小孩今天居然调换了角色当了个小老师,我们给东山的孩子补习英文,课程的主题是增强孩子的英语自学能力。虽然每天似乎很累,但在每天下午四点下课后很多小朋友都会留下来和我们玩耍,嬉戏,做游戏。一瞬间,所有的劳累都抛在了脑后,在眼前只有欢乐,在耳边也只有笑声;这时我彷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
前排右4 (2003年12月拍摄)
前排右1 ( 2009年3月拍摄)
时间过得真快,十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我将再次离别这个熟悉的地方,在这短短的十天里,我们与小朋友们留下了一份真挚的友情,在剩下最后的两个小时,我们与小朋友们玩了最后一个游戏,在这时我们都流下了无数的汗水!在最后十五分钟,我们准备踏上汽车,有几位小朋友依依不舍地掉下了眼泪,当车开到了大门,我们听到了小朋友们在唱着这次English summer school的主题曲:THE MORE WE GET TOGETHER给我们送行,刹那间一首短短的,简简单单的歌曲变得如此珍贵。
这漫长的人生,所有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泪水与汗水,似乎在这短短的十天充分的表现了出来。我相信时间是个奇妙的东西,不管十天还是十年,这份真挚的友谊永不腐朽,在力行植林慈善基金会这个团队里,那份信念与意志永不变质,力行植林慈善基金会的精神将会千代万代的传承下去。
右2 ( 2014年8月拍摄)
前排左1 (2014年8月拍摄)
我们的车慢慢的离去,而那几十双小手也慢慢的摇摆着。就在这时我暗暗地下定决心:在将来我一定会更努力,用我最大的努力回报社会!我相信东山会再起。这一切都汇成了一首歌:THE MORE WE GET TOGETHER。一句简简单单的歌词却蕴藏着强大的力量,这股力量将推动我继续前行。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the happier we will be.
义工 徐秀进
2014年8月10日
Comments Off
Sep 10 2014
2014年 梅縣“扶殘助學”簡報
( 8月17日 - 20日 )
這次扶殘助學,基金會共派出12名義工,清早從香港出發,經過6個多小時的車程,終於平安到達梅縣。梅縣區殘疾人聯合會劉理事長對這次活動非常支持並聯同各副理事接待我們。
一眾義工先去雁洋鎮的“還趣山莊”視察已經植林20年的情況,眼見參天樹木和茂密竹林,清新的空氣使人身心舒暢!接著去探訪於1999年捐建的丙村鎮敬老院,再到丙村鎮中心;探望幫忙基金會多年的長者義工烈伯和鄧院長,送上我們真摯的慰問!
第二日天清氣朗,義工們和梅縣區殘联的工作人員,分成6隊,分頭家訪約57名學生的家庭,親身了解學生的實況和給予鼓勵。這是我第二次參加此項活動,親身感受到即使現在交通運輸方便了許多,但有些農村離開縣城仍要幾小時的車程,上學、求醫的困難可想而知。
父母教導我看人不要看表面,原來看屋也是一樣:有些村民住的房子雖然正門看來不錯,但屋內則殘破失修。深入農村,使我親身感受到殘疾人家庭的困境;一位眉清目秀、成績優異的青年,原來來自一個極貧困的破碎家庭,他母親嚴重腦癱,而父親也去世多年,不幸外公亦在去年逝世。沒有其他親人,母子只好和外婆住在外公留下的破房,境況雖然惡劣,而他透過自身努力終於考上重點大學,實在不容易。--------
當所有家訪完成後,義工們坐下來討論送贈助學金的人選。雖然助學金額已經由去年的120,000元增加至140,000元,但看來仍是僧多粥少,義工們只好嚴格和盡力挑選。最終有78名同學獲得助學金 (包括高中、中專、大專和大學本科學生),結果助學金還是要超額,達141,500元。
在助學金送贈儀式上,鄧醫生代表基金會勉勵各同學,要調整積極的心態。每個人無法選擇在怎麼样的家庭出生 (富有或貧困,健康或殘疾),但我們可選擇以怎麽样的心態去面對各種境況,以及盡力發揮自已的能力才華;將來可以照顧家庭,貢獻國家和服務社會。
在“扶殘助學金”送贈的儀式上,李丹玲副區長親臨現場,勉勵同學,並致送給本會錦旗一面:
扶殘助學 功德無量
這次活動能夠順利完成,要多謝我們的長期合作伙伴 - 梅縣區殘疾人聯合會作出完善的組織安排,前線人員盡心盡力的工作,以及各鄉鎮政府的熱誠協助。
工作人員合照
謝謝各位! 下次再會!
義工 何穗林
2014年8月27日
Comments Off
Sep 10 2014
2014年8月“扶殘助學”活動 – 義工分享
參與力行植林慈善基金會「扶貧復明」,白內障的義務工作已經超過八年了,但今次有機會體驗另一個項目「扶殘助學」,感受真的很不同。過往參加的白內障活動受助的都是比較年長的公公婆婆,但這次「扶殘助學」是幫助在學中的十多歲學生,而且在家訪的過程中也比較多時間與學生和他們的家人傾談,感覺更加深入和親切。
這次活動為期四天,而每組要探訪約十個家庭,因可能每個家庭分佈在梅縣十多個不同的鎮上,所以我們每戶探訪也要坐上半個多小時車程才到達。今次我探訪了十個家庭,家境大多也很清貧,而且大部份家中的父母都有殘疾,所以要負擔子女的學費和生活費十分吃力。
我最深刻是第一個家庭,她是一個十七歲少女,父親已離世,有一個弟弟和祖母,母親是二級殘疾,靠耕種負擔全家生活開支。當我下車進入她的家門,看到一個長髮、瘦削的女孩迎接我們,令我驚訝的是她和我的侄女外貌很相似,立即感到特別親切。在門外也未察覺家境的情況,但一踏入門內,心中一震,因屋內很簡陋,除了電燈外,可以說沒有任何其他電器。她很害羞,面對我們的提問,她會用很微弱的聲線回答。正當她閱讀一些文件時,我發現她要將面龐貼近紙張並很努力集中才看到。我立即問她為何不配戴眼鏡,但她沒有回答而且面有難色,我心中不禁有點後悔發出這個提問。想一想相信是因為家中沒有餘錢給她配一副眼鏡。談話中,知道她放棄入讀四年大專而選擇職業中學(三年)是因為她希望可以快些完成學業,然後出外工作賺錢幫助弟弟讀書,最後我們也決定頒發助學金給她。而我和組長也不約而同地希望送她一副眼鏡。幸好得到村委的工作人員幫助,在我們離開之前,安排給她配了一副眼鏡,原來她有四百度近視,難怪看不清楚呢!
這次活動中給我帶來很深刻的感受,首先我很感恩我生在富庶的香港,有穩定工作,雖然也偶然有不如意事,但回望也真是微不足道。而在探訪過程中看到祖國也有很多有毅力和衝勁的青少年,雖然家中環境不好,但也爭取讀書機會,希望可以改變家中環境。雖然每位同學可以得到的資助金不是太多,但也希望他們感受到別人的支持和鼓勵。
在第四天頒獎助學金的儀式上,鄧醫生的一番說話深深觸動到我們的心底,他說我們一出生很多事情是沒有選擇權的,例如父母、家庭、樣貌等,但我們可以選擇是我們的知識、技能,只要我們肯努力去增進我們的能力,我們就可選擇我們將來的路!這短短的四天,我學會了很多,也感動了很多,希望以後可以繼續參加這個有意義的活動。
義工 李寶燕
2014年8月15日
Comments Off
Sep 10 2014
2014夏日英語興趣班 活動簡報
本年度的夏令英語班已於25/7至3/8在東山力行圖書館進行,共37位同學參加,分為四組上課 (見表一);由導師五人(大學同學四位及老師一人)負責教學,另有兩位東山圖書館舊生(現升高一及高三)協助活動及遊戲。
表一 : 學生分組
A班 (1- 2年級) |
B班 ( 3年級 ) |
C班 ( 4 - 6年級 ) |
D班 (7至9年級 ) |
6人 |
7人 |
11人 |
13人 |
同學於課程開始前先接受測驗,好與之後的總測驗成績作比較,評估成效。透過兩次的面試,導師會因應個別同學的表現作鼓勵或警告。於面試進行時,其他同學則留在課室內作其他活動 (見表二)。上課日則安排早上上課三節,下午則為測驗 (見表三) ,以鞏固同學的學習。課程中約有98%同學的出席率達100%。
表二 : 英語課程安排
日期 |
上午 |
下午 |
25/7 |
預備 |
|
26/7 |
課前測驗 |
面試一 / 歌詞及誓詞抄寫 |
27/7 |
上課日 |
測驗 |
28/7 |
上課日 |
測驗 |
29/7 |
上課日 |
面試二 / 繪畫比賽 |
30/7 |
上課日 |
測驗 |
31/7 |
上課日 |
測驗 |
1/8 |
上課日 |
測驗 |
2/8 |
總測驗 |
表演 / 比賽 / 遊戲 |
3/8 |
頒獎 |
表三 : 上課日課程安排
|
A班 |
B班 |
C班 |
D班 |
8:00-8:30 |
早晨集會 : |
由同學以中/ |
英文主持 , |
內容包括故事 , 頒獎及報告 |
8:30-9:00 |
朗讀 |
拼音練習 |
查字典訓練 |
語文練習 (利用MORE的資料 , 內容包括讀、寫、聽、講的練習) |
9:00-9:30 |
拼音練習 |
朗讀 |
查字典訓練 |
|
9:30-10:00 |
朗讀 |
讀,寫ABC |
拼音練習 |
|
10:00-10:30 |
讀,寫ABC |
朗讀 |
拼音練習 |
|
10:30-11:00 |
拼音練習 |
查字典訓練 |
朗讀 |
|
11:00-11:30 |
讀,寫ABC |
拼音練習 |
朗讀 |
唱歌學英文 |
|
午膳 |
|
||
1:30-2:00 |
午間集會 : 唱歌 ,同學 |
以中 /英文 |
作自我介紹 , 朗讀誓詞 |
|
2:00-2:30 |
ABC測驗 |
朗讀測驗 |
拼音測驗 |
學科分享 (包括生物、化學、物理及地理科) |
2:30-3:00 |
拼音測驗 |
查字典測驗 |
朗讀測驗 |
|
3:00-3:30 |
朗讀測驗 |
拼音測驗 |
查字典測驗 |
|
3:30-4:30 |
|
班主任時間 |
本年度課程目標主要為提升同學的學習能力,在查字典、拼音、及朗讀文章方面,從每天的測驗成績來看,都反映著小一至小六同學的表面都是有進步的;初中同學則利用MORE的資料,加強對英文讀、寫、聽、講的訓練,由於同學能力差異較大,遂於班中分成兩小組,由小老師 (圖書館舊生) 協助指導上課,同學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及提升。
如去年一樣,邀請初中同學以中、英語主持早會,從而訓練演說技巧,同學都十分主動參加。今年亦增設同學於集會時作自我介紹 (中、英文皆可) ,首先請各班主任老師協助同學在班上練習,再在下午集會時段,邀請不同年級同學出來介紹自己,同學的表現也是不錯的。此外,亦邀請了初中的幾位同學,參與訓練小一至小六各班的表演項目,與兩位圖書館的舊生一嘗作小老師的滋味。
為了鼓勵及提醒同學,今年新增了英語班的守則,除張貼在班房內,須抄寫在筆記簿上,亦重點要同學牢記其中三項:「尊敬師長,友愛同學,努力學習」,於集會時大聲朗讀,其他的守則會於集會上解釋及朗讀,同學亦會戴上白色手帶,以示願意遵守規則。
獎項方面,每天都會頒發上一日測驗成績有進步的同學,送出綠、黃及紅色手帶,鼓勵同學作自我挑戰,由最初級的綠色手帶,提升至更高級別的黄色及最高級別的紅色手帶而努力,同學也是很努力爭取好成績,至英語班結束時,所有同學都能戴上綠色手帶,亦有不少同學手上已戴上黄色及紅色手帶了。此外亦設最佳成績、最進步獎、服務、操行及繪畫比賽等獎項,讓同學在不同的範疇上得到肯定。
義工 : 鄧玉宜
2014年8月12日
有進步 - 升呢了
看看我 - 日日有進步
大合照
Comments 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