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 19 2010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白內障手術活動總結報告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白內障手術活動總結報告
連山連山山連山,過了一灣又一灣,入得山來還是山,這裏居住著十多萬山民,祖祖輩輩以林、農為生。由於經濟落後,醫療落後,交通落後,眾多的白內障患者得不到應有的治療,他們長年在黑暗中苦苦掙扎,今次機會終於來了,連山縣政府及相關部門、香港力行基金會、新會新希望眼科醫院醫療隊攜手合作,共同扣開了這道塵封已久的山門——黑暗之門|——白內障。
白內障複明是一項“複明一人,解放全家,影響一片,脫盲便能脫貧”的扶貧工程;是一項使廣大白內障患者告別黑暗,重見光明,重享美好人生的德政工程。在中國現況,貧困山區白內障患者人數不斷上升,但由於因山區地方醫療條件的落後及患者收入的低下,他們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或者是過錯最佳的治療時機而成為盲人,他們無法進行正常生產勞動和生活,同時亦成為了一個家庭的負擔。為能令這些患者儘早得到治療,恢復光明,2009年12月在連山縣衛生局、連山縣紅十字會、連山縣殘疾人聯合會牽頭下;由香港力行植林基金會資助,新會新希望眼科醫院派遣眼科醫療隊組織了這次免費為山區困難家庭白內障患者服務的慈善義診手術活動,受到廣大老百姓的好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2月的連山,天氣雖然寒冷,下起毛毛細雨,但大家的熱情卻絲毫沒有減退,在12月15日至12月20日一連6日下鄉進行白內障篩查活動中,參與篩查活動人員有:新會新希望眼科醫院5人,力行植林慈善基金會6人,連山縣衛生局2人,連山縣紅十字會2人,連山縣殘疾人聯合會2人,各鄉鎮民政2人。在這六天義診工作期間,走訪了上帥、加田、小三江、永豐、福堂、三水、永和、大富、吉田、上草、太保共11個鄉鎮,每個鎮義診現場都非常勇躍,香港的義工們熱心的為每個患者進行病歷登記、安排座位,醫生們有條不紊地為患者視力檢查、裂隙燈檢查,講解病情等。這次義診共1157人接受了檢查,最大年紀為93歲,最小年紀為6個月嬰兒。其中白內障患者為779人,占67%,其中可手術患者為381人,占32%,雙眼視力不足0.1有102人,占9%。另外還有不少患者由於居住在較遠的山區未能及時來就診,只能通過電話來諮詢。篩查後手術分兩期進行,第一期有101患者安排在2009年12月26日—30日施行了免費複明手術,第二期有122例在2010年1月10日至13日完成,共223例。患者按照預約的時間來到手術位址,醫護人員為患者完成術前檢查後一個接一個地送上手術車並由手術醫生們為患者完成了白內障摘除+人工晶體植入術。術後第一天復查的時候,患者們都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醫生揭開白內障手術後蒙在眼睛上紗布的刹那間。老人們隨著蒙在眼睛上紗布被醫生輕輕地揭開,重見光明已成為現實,現場一片興奮的叫聲。其中有一個78歲雙盲老人術後右眼視力為0.2,看見眼前一雙雙關切的眼睛出現在面前,激動得忍不住哭了起來,握住醫生的手不斷的說“感謝共產黨、感謝醫生、感謝香港的善心人”。這次手術的患者視力都有顯著改善,成功率100%,脫盲率90%以上,術後的患者生活品質將明顯提高。
全靠連山縣紅十字會、連山縣衛生局、連山縣殘疾人聯合會,他們在這次義診的宣傳,患者的組織以及患者資料的審核工作都做得非常到位,並全程參與,組織群眾和協調地方政府、衛生院工作關係,安排好工作隊的食、住、行,保證工作計畫實施暢通無阻。還有香港力行植林基金會的義工們,在他們的幫助下,所有工作流程變得非常暢順,讓醫護人員能專心為病人做檢查。另外,連山縣的熱誠接待,使醫護人員及義工們能品嘗當地風味家鄉菜,寒冷天亦感溫暖。
本次活動還感謝前陽山殘聯理事長自駕車來參與指導工作。
大愛無形,大善無言,大德無私,這是我們的堅持,我們將繼續努力,為徹底掃除可避免盲,為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和諧世界作出更大的貢獻。
新會新希望眼科醫院
2010年1月18日
Comments Off